厉承修见她已经一杯下肚,将未完的话咽下,无奈地摇摇头,不再理会。
彼时,晚娘一边饮酒,一边观察着在座每位官员,揣测到底是谁写的那封匿名折子。
看了一眼苏虞苏尚书,陪同的貌似是他夫人。苏莹莹不在场。
能入宫见到厉承修的机会,她怎会错过呢!想来经过先前之事,怕被苏尚书禁足了。
晚娘想着,忽然感觉到一道炽热的视线,直射她侧脸,便忙循着感觉看去。
一定神,竟是王嫣王小姐。
后来问了玉荷才知道,她是步军都虞候王连安之女,她爹曾受过苏家恩惠,故与苏莹莹也算好友。
等她看过来,对上她视线时,王嫣又迅速移开眼神,低头吃菜。
莫名其妙……
晚娘无所谓地耸耸肩,举杯仰头,又一饮而尽。酒香流窜在唇齿间,她竟感觉有些飘飘然了。
其实,另外一道视线来自于宋钰。王嫣本盯着他看,恰巧见到他一直盯着某处,她便也循着他的视线看去,谁知他看的竟是……朝阳公主。
心头不由一酸。
……
席间,宣威帝提出如何解决江北一带平民百姓粮食短缺的问题,“众爱卿怎么看啊?”
各位官员、皇商纷纷提议,各抒己见。
有说将南边的储粮用车马运过去的,有说让米商把江北粮食价格调低些的,也有说让在场各个富甲天下的名商捐款的……
宣威帝闻言,皆摇头道:“你们的建议固然一时有效,可按长期看……治标不治本啊!”
“还有谁对此有看法的?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说错无妨。”
晚娘瞥了眼厉承修,见他故作高深地用茶水在桌案上写着四个字,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