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南方如何受灾。
河北粮食支撑起北京粮食半壁江山,再加上京仓充足,朝廷库银虽然快要见底了,但是大体能过得去。
毕竟河北粮食丰收,京仓粮食就可以酌情少储备一点了。也可以用粮食直接折算成百官的俸禄,毕竟百官俸禄才种乱七八糟的折现,统一称为银元,还没有多少天,换成粮食还是能够接受的。
即便将太仓,内承运库的的银子,全部弄出来,大概能够这一次犒劳军队,但是,朝廷就不过日子了。
也是幸好,徐有贞在朝鲜狠狠的捞了一笔。这一笔银子大概有三百万两上下,此刻还在辽东。由陆路运到北京。
而今朱祁镇也不用将这些粮食运到北京了,直接在辽东就犒劳三军吧。
不过,这一切都不可轻率决定。
朱祁镇随即召集内阁商议。
首先,定下来的就是犒劳大军。
朱祁镇决定内阁派出人员,在辽东犒赏大军。不论杨洪,石亨,郭登等人,还是征东军也要犒赏。
朱祁镇决定派李贤去主持此事。
李贤是内阁之中资历最浅显的,跑腿的事情,自然要李贤来办了。
朱祁镇一定要内阁出面,也是要确立内阁对于大明军队的绝对领导。
虽然朱祁镇觉得文官大过压榨武将,是不对的,文官视武将为奴仆,简直是畸形的状态,但是这绝对不是,让勋贵成为大明的统治阶级,只能是大明统治阶级的一角,所以,内阁之中虽有有一个勋贵出身的存在。但是整体来说,朝廷大权依旧在文官手中。这个政治结构,朱祁镇不准备变动。
所以,两场大胜仗之后,要有内阁大臣出面封赏,也就是怕有些人尾巴翘起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不过,下面的封赏,倒是好办法,有一定之规。
但是领头几个大将的封赏,就非朱祁镇点头不可了。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曹义封丰国公,石亨封忠国公,各加万石年俸。”
曹义封国公这是在朱祁镇预料之内,但是石亨封国公,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朱祁镇有心想压一下石亨,但是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