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这些流民饿死,每天光是消耗的粮食就不是个小数目,更不要说还要帮他们搭建住处、分配田产、安置入户等各种事宜了。
不管对于哪一个地区来说,这些流民都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即使是富饶如江南等地,也难以承受这样的重负。
除了找地方来安置流民这种比较正常的提议外,朝堂之上还有另一种更为极端的声音,那就是直接派兵镇压。
这一派声音的理由是,这些流民一路上到处抢掠伤人,已经跟暴民无异。
既然是暴民,朝廷就应该派兵镇压围剿,绝不能放任姑息。
对于这个提议,大部分官员都觉得不妥。
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问题,主要是怕官逼民反。
要知道这可是十几万流民,一旦镇压失败,很可能会导致这些流民一起造反,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如今西北境已经叛出了朝廷,西南又有胡人作乱,如果再加上这十几万流民也一起造反,那就真是天下大乱了。
这时候所有官员都等着新皇作决定,或者说,都在等着背后的安国公作决定。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朝廷名义上是顺天帝在统御,实则上真正的话事人另有其人。
终于,众所期盼的安国公当着百官的面提出了自己的奏章:将这十几万流民引导至江北边陲地区开荒种田,并在当地重建家园。朝廷方面则为其提供种子和工具,并派官员到当地协调管理。
这奏章一出,顿时引起了众多官员的惊讶。
江北地区田地贫瘠,气候多变,并非一个适合开荒种田的好地方。
尤其是边陲地区,以沙石地形居多,种树都难种,更别说开荒种田了。
一下子把这么多流民赶到那里,不怕引起民变吗?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这样的建议,肯定会遭到大部分官员的反对。
但这是权倾朝野的安国公亲自提出来的奏章,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人敢出声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