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纪正也是在机缘巧合下,通过‘裂缝’来到了修仙世界。

    这种前所未见的全新设定和天马行空般的构想,让读者们有种脑洞大开的强烈新鲜感。

    在纪正留在昆仑山上学艺的时候,各种神奇的法阵和法宝通过纪正的视角不断出现,其中像络腮大汉一样能够御剑飞行之人在山上竟然并不是少数。

    关于主角纪正开始打坐练气那一段,由于实在写得太过详细逼真,好像真的一样。

    使得许多年轻男读者在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然后幻想着那口气在体内各条经脉循环流走,然后归于丹田,就像和纪正一样在练功行气。

    事实上,会做这种傻事的人还真不少。

    就像池非当年年少时,也会一边看武侠小说一边跟着“练功”一样。虽然很傻,但也充满了乐趣。

    更搞笑的是,有的读者在找大夫看病的样子,会趁机向大夫询问各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尤其是书中介绍到的那几个穴位,好方便自己回去“修练”。

    由于纪正并非这个修仙世界的人,对这里的风俗习惯完全不了解,所以不仅闹了很多笑话,而且还有不少弟子对他很鄙视,觉得像他这样的普通人根本不应该留在这里丢昆仑山的脸。

    但纪正一心想着将来学成后,就去杀掉那头吃了他父亲的海妖为父报仇,所以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坚持留下来认真学艺。

    由于心怀目标,所以他学得比其他弟子更加刻苦和努力。

    池非为了让读者有更深的体会,他花了不少笔墨详细描写纪正每天是如何努力地学艺。

    由于自觉天资一般,所以同样的招式,别人可能练个两三遍就完事了,纪正却独自练上十几二十遍,直到自己彻底掌握为止。

    每天他总是最早起来练功的那个,晚上也是练到最晚的人。

    遇到不懂的地方时,他就问别人怎么做。如果别人不肯回答的话,他就偷偷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直到自己弄明白为止。

    这些不断努力学习,勤奋练习的过程,果然让读者们大受感动,觉得纪正学艺是真的不容易。

    在这里,池非很机智地附上了一幅素描画黑夜中,一个看不清楚面貌的孩子正拿着一把剑在用力挥舞着。

    不用明说,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在黑夜中挥剑的孩子,正是努力练功的纪正。

    看到这幅画,许多读者都有种莫明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