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兼短刀手。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
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
虽然当中可能有些地方是池非自己想象中出来的,但整个鸳鸯阵的阵法却是没错的。
再加上这本来就是真人真事所改编,因此许多不懂军事的读者都有种不明觉厉的真实感。
而一些懂行的人看过这些描述后,更是觉得这阵法当中的每个人职责分配合理,互有配合补充,好像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当然,整个练兵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不仅江铭在一一努力克服,他的妻子徐若梅也这其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为了帮助丈夫,徐若梅组织了当地许多无家可归的妇女成为后勤大队,为民团士兵缝制衣服和做饭,以及为士兵制作伤药、绷带等各种琐事。
夫妻俩就这样一个负责练兵,一个负责后勤,配合得天衣无缝。
由于江铭有别于其他贪生怕死的官员,不仅积极练兵,而且还安置了当地许多流离失所的流民,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平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许多平民百姓开始自动自发地帮助江铭练兵,许多家人被倭寇所杀的受害者更是争着抢着要加入江家军,希望可以为家人报仇雪恨。
江铭对这些受害者加以筛选,把年纪太小或年老体弱的人分配到后勤队去,只留下有战斗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