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淮南省距新京不过六百多里,是极其重要的缓冲地带。

    由于宛州的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当初一听说胡人要攻打宛州,谢昱珩等人才急急忙忙调兵过来防守。

    但当时谢昱珩等人万万没想到,胡人打宛州只是佯攻,真正的目标是另一边的干阳城。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大王子阿罗布所率领的胡人大军在拿下干阳后,并没有马上进攻新京,而是在半路埋击,将急于回京援护的谢昱珩等人逮了个正着。将二十多万魏军精兵杀得溃不成军,使其成了压垮谢家霸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包括安国公谢明顺在内的谢家众人已经成了宁家的阶下囚,正等待问罪处刑。

    反观宁家这边,宁志远在两位公主及一众朝廷大臣的推举下成了监国大臣,名正言顺的掌握了军政大权。

    按道理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宛州作为大魏都城,理应接受朝廷号令,开城投降才对。

    然而宛州指挥使田益光却并没有这样做。

    对于朝廷的号令,田益光并没有理睬,甚至连使者也都拒之门外,摆出一副既不反抗也不合作的态度。

    宛州指挥使田益光是安国公谢明顺一手提拔起来的地方大员,他这样做,不知是心念旧主,还是别有用意。

    但不论对方究竟有何目的,刚刚才当上监国大臣的宁志远正是立威之时,既然宛州不听号令,正好拿它来杀鸡儆猴。

    当宁志远所率领的大军来到宛州城外时,果然看到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城头上站满了魏军士兵,全都十分紧张地注视着下方的西北军。

    骑在马上的宁志远凝视看了一下,然后冷笑道:“喜欢装神弄鬼是吧?好,老子就看看你们究竟装的是哪路鬼怪。

    苏子航,你上去叫一下阵,看看对面有何反应。”

    “是,大帅。”在池非的推荐下,已经重新归入军队的苏子航立刻策马走了过去。

    同样由池非的贴身护卫变回军中将领的张武,则十分警觉地观察着城头的动静。

    他怕城头的弓箭手会突然发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单独上前的苏子航就会有生命危险。

    还好他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城头并没有箭矢飞下来,苏子航也安然无恙地来到了城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