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
陈年和方瑾瑜、周克俭再次来到苏希家。苏希出事以后,其人便被警方保护在医院里;而她的家,也被警方封锁警戒起来。
尽管二次勘察更加用心细致,但一个钟头过去了,三人还是没能取得什么新发现。大周开始有些焦躁,问陈年什么时候收队。陈年手里拿着放大镜,一边细心察看,一边反问大周:“你知道犯罪心理学里面为什么老讲,办案要反复回到案发现场吗?”
大周说:“这我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只要是人犯的案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如果没有,就是还没找到,所以我们要反复回到案发现场寻找线索。”
陈年起身看向大周:“你只说对了一半。其实重回案发现场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找线索,一个是找人。”
“找人?”
“没错。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讲,绝大部分人犯罪之后除了会恐惧、懊悔,有时还会有种难以描述的紧张感和刺激感,这种感觉会促使犯罪者重新回到案发现场,他们的潜在心理是,一方面为了享受成功的快感,一方面为了掌握案件的动向。”陈年说罢转向方瑾瑜:“是这样吧,方博士?”
方瑾瑜似笑非笑地点点头,然后柔声道:“下次不许抢我台词。”
陈年也笑了,但没有答她,而是冲着大周说道:“所以大周,找线索的事交给我和方博士,你去外围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
大周很开心:“得嘞,这活儿适合我。”
大周出去以后,屋子里突然静得怕人。陈年和方瑾瑜各忙各的,一会他看一眼她,一会她看一眼他,却从不正面碰触,就好像事先商量好的节奏。
良久,方瑾瑜打破沉默:“老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陈年忽然有些紧张,他知道方瑾瑜近期对他身上的特异功能有些许察觉,他很怕她会直接问他为什么能事先预知一些线索,比如苏希的耳机,他还没想好如何向他人解释点烟通感,毕竟那是一件十分虚无缥缈的事情。
方瑾瑜见陈年不做声,又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会抽烟的?”
完了,怕什么来什么。陈年这样想着,随口答了一句:“上大学的时候吧!”
“你确定?”
“好像是吧,怎么了?”
“那也有十年八年啦?”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