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伴山告诉我: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乃人居一山,于此时代代相传,故其山后即名岱宗泰山。赫天有子前勃氏,骨勃子玄莫氏生二子,长名金轮王,次子少海氏。少海氏妻弥轮仙女。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入腹,觉而有娠。生二子,长回金蝉氏,后称东华帝君;次子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
前面说过东岳大帝和地藏王菩萨,乃至酆都大帝几股势力都在地府中,所以关系非常的微妙.....
东岳大帝的手下叫做10太保分别是......
温元帅
温元帅是玉帝赐封的亢金大神,是东岳十太保的第一太保,影响最大,公务也最忙,他还兼任道教护法神将,为著名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之一,他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一身兼数职,肯定很累。关于他的身世有三种说法。
据明代宋濂《温忠靖公庙碑》记载,他姓温名琼,字永清,浙江温州人,你温望曾中明经甲科,因年老无嗣,与妻子张道辉昼夜褥告上帝,一夕,张氏棼中见一巨神擎火珠自天飞下,曰:“吾乃大火之清,将降胎为神。”张氏顿觉赤光耀体,自此有妊,于唐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五月五日午时生,14岁即通五经、百氏及老、释家言,26岁时举进士不第,乃抚几叹曰:“吾生不能至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历耳。”复制神符授人,曰:“持此能主地上神鬼。”言毕,屹立而死。后来蜀中叶天师用符为人除灾,十分灵验,世人遂立庙奉祀温琼,宋代封其这“翊(义)灵昭武将军正佑侯”、“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
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则说温琼诞于后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因其母梦神人送以玉环,故名曰琼,字小玉。“19岁科第不中,26岁明经射策亦不中”,遂感叹一番,留下一偈:“孝悌为木,忠义为先,宽仁恕身立身无偏,便函修清净,契合真玄,若奉吾道,何忧不仙?吾随左右,呼召立前。”
温琼正自郁抑光乐,忽见一条苍龙坠珠于前,拾而含之,珠滚入腹,那苍龙仍飞舞蟠曲,不肯离去。温琼扭龙为环,绕尾于手,突然变幻得“面清,发赤,兰身猱猛,握简,游衍坐立,英毅勇猛”。并显金盟玉字曰:“有能行吾法,诵吾偈者,慈惠民物,以伐妖精,治病驱邪,吾当显应,斯言不忘。”东岳大帝闻其威猛,召为佑岳之神,受玉帝敕旨封为亢金大神,又封为“翼灵照武将军兵马都部署”,赐玉环一把,琼花一朵,金牌一面,金牌上书有“无拘霄汉”四个篆字。于是温琼左手执玉环,右手执换筒,有事即可出入天门朝奏。又奉帝旨令下五岳,为岳府猛将,众神之宗,岳班之首。温琼元帅上能朝拜金阙,正可巡察五岳,乡民既敬且畏。后36代张天师役用岳神,召之立庙封“东岳统兵天下都巡五岳上殿奏事争取罪人案玉皇殿前左元金翊灵照武雷王佑侯温元帅”。
《地祗上将温太保传》中有关温元帅身世经历的说法虽觉怪异,却与社会协商为贴切:温琼,字子玉,乳名卓郎,身长九尺二寸,长大有志,勇武敢为。时唐朝群盗蜂起,随汾阳郭子仪出战,身为先锋,白刃未尝伤体。子仪尝梦前军有黑雾,觉而问监军,知夜里前军中校尉温琼大醉,身中酒气散发有如黑雾成龙成蛇,群盗惊走,温琼追杀数千。未几,拜其为几前都检点。子仪尝与温琼同宿,又梦见其变黑蛇而生一角,知其为异人,然终凝其为患,欲杀之。温琼觉其意。遂逃至泰山下屠牛卖酒为生。后遇泰山三郎炳灵公所化道人点化,遂悟而不再杀牛,入东岳当庙祝三年。一日在岳峰遇黄衣道人,道人对温琼作揖曰:“今日岳帝书上汝名,若天年终则为岳府太保,汝可立像于殿前,身后当任其职。”温琼如言立像,果然羽化,肉知不倒,初受敕封为“显德大将军”。温琼不以国封为荣,不愿享受民间庙食,拒绝为其立庙。炳灵公将其事奏知东岳大帝,岳帝诏其为“地府冥司争取人案大典者”,生死皆由其所掌管。
温琼成神后常降雨除旱,显灵济世。后在四川青城山为30代天师虚靖真人张继先“灭害人之魔,去乱教之鬼”。虚靖真人保奏其为“助法翊灵昭武大使太保”,将其列入地祗十将之中,是为东岳十大太保之一,故又称其为太保。
虚靖真人以付三千鬼兵付温琼统领,供其驱使。鬼兵首领薛真、徐汴起初以为自己是冥司猛将,而温琼前身只是一凡人,不服节制,温琼与二人相约在泰山西城一战,以决高下,薛真、徐汴统领鬼兵安营列阵,温琼跨黑马冲进阵营,大呼一声,变为黑蛇,长千百丈,以尾缠绕薛、徐二将。二将不能变化,束手就擒,众鬼兵四散逃跑,却见四周火起,不得出围,遂乞命求赦甘伏节制。
《温太保传补遗》中的一段故事说:一日,北帝降下瘟药千丸于东岳大帝,敕令其遗使行瘟,检察世间不忠不孝、杀生害民、损物之人。东岳大帝受诏,命温琼行瘟,瘟琼寻思:一丸之药可杀千人,千人之死害及千家,况且气候传流,借毒行疫,殃及世人不中计数,甚失太上好生之德。于是仰天面北,将瘟药一口尽吞,欲以己身代千人而救无数性命。须臾,温琼腹痛身热,不可支持,变作一大猛鬼至东岳大帝前俯道请罪,东岳大帝上奏北帝,北帝欲治温琼渎职之罪,真武大帝嘉其用,保奏北帝赦免其罪。北帝遂敕令温琼专奉真武命令,由是温琼善名远播,威名愈震。
刘元帅
刘元帅名俊,他也是真武大帝手下的十大元帅之一。
《北游记》中说刘元帅是天火山中的妖怪,年年都要百姓供祭童男童女给他,否则就发火烧人房屋,有一年,庙会会首李山在贫民家买来一对童男童女,前往刘俊庙祭祀,童男童女放声大哭,被下界降魔的真武祖师遇见。马华光元帅听了童男童女的哭诉,不由心头火起,当即放了童男童女,手执金枪打入庙中,刘俊正欲享食童男童女,不虞“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搅乱其事,心中大怒,手执飞鞭来战马元帅,马元帅抛出金砖,一砖将刘俊打倒在地,押见祖师。祖师收降了刘俊,付火丹一粒与其食下,奏知玉帝,玉帝封其为王府刘天君,于是真武身边又多了一名手执飞鞭、脚踏火车的荡魔神将,道教也多了一名护法天神。
杨元帅
杨元帅,名叫杨彪,据说他出生时,“邻惊喊有飞虎至”,故起名为“彪”。
据说他是汉代廷尉,也就是中央政~府中执掌刑狱的高级官员,他性情温顺,判案公正。有个盗窃主人玩物的,皇帝想定他死罪,但杨彪按律条定了他盗窃罪,依法判处。他的一个老朋友触犯了法律,给了杨彪千金“好处费”,请他谢抬贵手,杨彪面对得金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对老朋友说:“你这是把我推进脏水坑,让我和你一块挨骂!”坚决分文不受。分对朝廷中那些受宠大臣犯法的决不手软,就是皇帝求情也不行。
杨彪死后,被玉帝封为地祗。他“下察言观色五方之凶秽,幽按十二阎君之纵横,阳纠人间囹圄之曲直,阴鉴海岳之魅魑”,责任重大。特别是作为东岳十太保之一的阴帅,“察人鬼,断凶顽,校牛头马道之关,剖岩林水国之藏,无不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