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军远行,柳云歌的生活似乎回归了平静。
日常之中,除了必要的饮食起居与御花园的悠然漫步,便是勤勉于国事,处理着纷繁复杂的朝政。
幸运的是,他身边环绕着一群忠诚且能干的臣子,尤其是六部尚书,这些既是家族领袖又是治国能手的精英们,以他们的能力,可以让国家机器运转得有条不紊。
转眼间,两月转瞬即逝……
这段时间里,大赵之上风平浪静,未见战火硝烟。
各大王朝,包括东梁、大燕、大魏、大周等国皆是如同一片潭水。
冯麒麟与杜秀英抵达边境后,选择了按兵不动,深谙大赵如今兵力尚薄,贸然出击只会招致群起而攻之的道理。
加之战线过长,防守难度倍增,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绝境。
至于粮草供应,对柳云歌而言,似乎从不成问题。
凭借着系统赋予的——转移符,他能在关键时刻迅速为前线补给,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只不过这份力量太过珍贵,他始终谨慎使用,力求物尽其用,避免无谓的浪费。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筹备与不懈努力,燕国麾下的军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与扩充。
穆尔萨将军日以继夜地投身于征兵与训练之中,成效斐然,不仅招募了二十万普通士兵,还精选出八万精锐之士,这些精锐来自大赵的四面八方,几乎达到了当前国力所能承载的极限。
八万精锐之中,两万壮士被编入弓弩铁骑,五万成为冲锋兵的坚实力量,剩余一万则化身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神射轻骑。
就在前日,杨峰已率二十万新兵前往边关,与南宫琦将军麾下的老练士兵完成了战略性的兵力交换;
同时,穆尔萨将军也引领着十万新兵,前往漠城,与魏超、黄震两位将领的精锐部队进行了顺利交接。
此番布局,乃是柳云歌深谋远虑的战略调整——将边关的精锐力量撤回,转而派遣新征的普通士兵驻守防线,以此稳固后方,同时集中精锐,蓄势待发。
随即,他命张寒与万山河两位大将,率领整合后的精锐之师,向周边列国发起凌厉攻势,意图开疆拓土,彰显大赵之威。
一周之内,来自边关与漠城的精锐部队,包括五万弓弩铁骑、两万冲锋兵,以及漠城的八千弓弩铁骑、八千神射轻骑、五千冲锋兵,悉数被召回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