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师我全见了,都是实诚人,教学经验也丰富,不用担心。”
话落,俩孩子兴奋补充,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自己刚才报名的全过程。尤其是李旺雪,她第一次知道报名还要考算数,不过好在都是十以内的,她都会背。
鲁桂珍被满脸笑意的小女儿感染的也嘴角上扬,将她拉到跟前,整理着裙摆说:
“报了名就是小学生,以后在学校要懂事、不能淘气,如果班上有人惹你就避让着些,别……”
“诶~这可不行。”程瑶急忙出声打断鲁桂珍的话,纠正道,“你俩记着,班上无论是谁,只要有人欺负你们,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回家再告诉大娘。只要事情不是因你们而起,谁惹你们都不行,明白吗?”
李旺雪听了重重颔首,李旺川则一脸迷茫的看着母亲。
打从他记事开始,每天听最多的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别跟同学起冲突”,索性这些年他在学校一直人缘很好,没有人欺负他,也就不存在“忍”的问题。可现在大娘竟然说不要忍吗,这是什么道理?
鲁桂珍也是满脸惊愕,小心翼翼的提醒说:
“嫂子,没有老师喜欢告状的学生,还是让他们忍一忍的好。都是小孩子,就算起冲突也不是啥大事儿。”
程瑶理解她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但却不能认同。
“不不不,你这个说法不对。老师的确不喜欢事儿多、告状的学生,但如果真是对方主动找茬,老师肯定也不能容他。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能让孩子受委屈,也不能助纣为虐。”
“嫂子说得对,是不能一味的退让。”
鲁桂珍听到丈夫这话、顿时懵了,满脸不解的看着他。
“当家的,咱们在村里时你可不是这样的。”
“我是,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大队办离学校那么近,我分分钟就能找老师了解孩子们的情况。但在省城我啥也不是,就只能靠孩子们自己。好在有咱嫂子,否则我还真不放心出门。”
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妻子,她太软弱、太能忍,容易把孩子们带沟里。别看跟他吵架时五马长枪、理直气壮,其实就是个窝里横,遇到事情就麻爪,根本指望不上。
程瑶闻言一怔,纳闷的冲李槊问:
“你哥去找你了吗?”
她清晰记得李梁不准备带他去帝都,毕竟三家没有一个男人,终究是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