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这边挂断电话,就把两个厂房的负责人叫到一起,将招工的事情先和他们讲了。
主要还是给他们一个福利。
别看服装厂是私营厂子,但厂子的名声大家都知道,所以家里有适龄的孩子,但凡这边招工,都不会让孩子送去公家厂子做学徒,优先来这。
“……今天下午三点收工,二位和大伙儿辛苦一下,把另外两个厂房清扫出来,明天贴招工简章。这次计划招五百人,如果有合适、相当的,可以直接推荐,咱们优先录取。”
夏愉露和周丽互看一眼,纷纷点头答应。
虽然打扫卫生赚的少,但后续都会在平日的补贴里找回来,所以也没算吃亏。更何况打扫完就可以下班回家,提前回去洗洗衣服、做做饭,也是好事。
当天晚上,城北好几户人家都灯火通明,研究怎么去报名,要不要送礼。别看是邻居、是亲戚,这种事情如果人家不告诉,等你知道时要么赶个尾巴,要么什么都捞不着。
袁勇对这些并不操心,程瑶对他不薄,所以他在钱的方面并不缺,而且家里亲戚不是那样的,就更不能给亲戚们行方便。
招工简章是在缝纫机到位的第二天贴出去的。
服装厂就这样从原来的两个厂房扩展到四个,员工也从之前的三百多人直接飙升到九百人。建厂迄今,一年多时间就有如此规模,各界领导都很重视。
为此,城北区的一把手特意来了一趟,对着李梁和程瑶就一通嘘寒问暖。
一会儿问有没有困难,一会儿又问还有什么要求,一会儿还问……
问了不少,可当李梁提出现在这个地方不够用、想要扩大时,又被转移了话题。不过他也没着急,想要扩建厂房不是一朝一夕,这事儿慢慢来,他有的是时间。
应付完所有领导,程瑶和李梁就匆匆回家。
厂子这边有袁勇和夏愉露就可以,他俩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得做——回家收拾孩子。
小四逃学也就罢了,小五也跟着效仿。
特意让袁勇去学校了解情况,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他们前后走了五天,李旺家逃学三天,李旺民逃学四天。都已经准备不对他们动手了,毕竟都算得上是大小伙子,可明显这哥俩不领情,非得要一个完整、完善的童年。
既如此,那必须得满足,而且这次打了他们,要他们一辈子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