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从粤城回来以后再收拾铺面,前后差不多得三个月。如果这期间你有想法就拍电报给我,我等你到六月初。”
冯燕接过纸,看着上面的娟秀小楷,惊讶道:
“你字写得这么漂亮?咋练的?甭管我同不同意,六月我都去趟省城。那会儿地里没啥活儿,而且我也没出过远门。托你的福去趟省城,一来溜达溜达,二来我也看看你的铺面。如果可以我就留下,不行我再回来。”
“可以,没有问题,那就这么定了。”程瑶笑着转悠缸子,又说,“想练字还不容易,来省城看店空闲时就练,这东西就是熟能生巧。”
“好,希望我可以。”
正事聊完,坐了半天也没见刘斌,程瑶纳闷的问:
“你家斌子呢?”
“去东崴村看他大姑了。年前过去一趟,过年期间就不去了。他想趁过年这段时间好好学习,来年着手考大学【=。”
“考大学?那会儿不说念中专吗?”
“不了,听了你跟梁子的建议,决定一步到位。所以昨天我说的那个事儿,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你俩闺女哪个都行,我都挺相中的,要不要做亲家?”
见她认真的样子、不是在开玩笑,程瑶也正色道:
“能摊上你这么个贤惠、心善的婆婆,是她俩的福气。再加上两家知根知底,我跟你也对脾气,我巴不得咱俩家做亲。但我主张两情相悦、自由恋爱,再说他们俩才16,我寻思再留几年。斌子也不大啊,过这边才18。”
冯燕见她跟自己想到一起去,笑着点点头。
“是,我也寻思再等等。那咱们就顺其自然,看他们自己相处,如果自己看对眼,那咱俩家就结亲?”
“可以,这没问题!”程瑶满口应下。
因为有原主的记忆,再加上她自己跟冯燕的几次相处,她很欣赏这个女人。
好儿媳,好媳妇,好母亲。
冯燕娘家当年是闯关东来的东北,后来家人陆续回关里老家,她因为嫁了刘斌父亲,就留在了上江村。
后来刘斌父亲上山找人参,被熊瞎子舔脸死于非命。所有人包括刘家二老和刘珠都劝她把孩子留下,自己回关里投奔娘家走道儿(另嫁),可她愣是没有同意,就一个人拉扯刘斌,和刘家二老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