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计也是白算计,咱家孩子不满二十岁,谁也别想结婚。”
“对,大嫂这话说的没毛病,以后孩子就得二十岁再谈婚论嫁。太早根本不行,自己还是个孩子。”李栗也跟着附和。
李旺男拎着酒壶进来,边倒酒边说:
“爸,犯不着跟她生气。没考上大学之前,我是不会谈朋友的。”
“还有我,还有我。”李旺君也跟着开口附和。
虽然她心里还是放不下江援朝,但主次是能分清的,知道当下对她来说什么最重要。
鲁桂珍并不在意这些,毕竟她的孩子都小,现在说婚事为时尚早。
“当家的,等下你巡视村子把旺山他们带上,免得在家影响我们包饺子。”
村里没有通电,再加上今年家里人多,所以得赶在有光线的时候把饺子包好,免得摸黑捏不住饺子皮。
李槊“嗯”了一声,夹菜到碗里。
“今年的饺子多包几个钢镚,咱家人多。”
“放心吧,大嫂早就准备好了,二十个五分钱钢镚。”
“哎哟,那可得敞开了吃。”
“使劲儿吃,牛肉、猪肉,两样馅儿,管够。”程瑶笑眯眯应声。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十分热络。
相较于李家的热闹,村头知青所就冷清许多。
大部分知青都回家过年了,剩的这些要么是家离得远,要么是手里没有钱,再不然就是董雨这样有家不能回的。
“大过年的可别哭,不吉利。”孙猛边说边用指腹给董雨揩泪。
自打江援朝跟司薇两位班长考走以后,知青所就彻底没了负责人。也曾有人提议再选俩班长,但大部分人都不同意。毕竟这么大了,各管各的,界限分明,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