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封信分两个信封装,免得超重再被打回来。
写好地址、贴上家里仅存的两张邮票,程瑶决定这次去粤城多进些信纸、信封等。
当下书信往来是最普遍的交流方式,而且慢慢又会掀起一波“笔友”热潮,进货备用、很有必要。
李梁是一个小时以后回来的,租房过程十分顺利,跟服装店一样,签了三年,每年租金一百块。
“……我去看了早点铺子,比咱们现在租的要大一些,一百块没有要多。里面都搬空了,等咱们从粤城回来直接就能装修。连装带置办家具、买灯啥的,估计得三、五百块钱。”
程瑶闻言,下地穿鞋。
“那还等啥,你赶紧拿尺,咱俩现在就去测量。正好二栗帮咱们打家具呢,趁这个便利我把橱柜的图纸画出来,明天邮回去,让师傅一并做了。打好后再找廖师傅拉过来,免得折腾。”
都是雷厉风行的性格,李梁听了从柜子里拿出卷尺。程瑶把笔本带上,二人迅速出发。
晚上温度还是很低,面包服得等一等再收。
赵家小卖部的闸板已经放下,但屋里的灯却没有关,应该还没有休息。
李梁开完门、大灯打开,整个店面的确比服装店要大,也是四四方方的格局。屋内空荡荡的,但比毛坯房要差很多,接手后得好好收拾。
墙壁要重新粉刷,地面也得重新找平、铺水泥,窗户跟门还得换了……
“宏源的早点铺子开了几年?咋这么大油腻子呢。”
李梁掏出卷尺,边量边说:
“顶多就开一年,但宏源没曲早点他们干净,不然也不至于开不下去。”
原来是这样。
“宏源两口子不干早点准备干啥,你问了没?”
“问了,他媳妇娘家是关里的,亲哥好像在什么厂当小干部,说是能给他俩安排工作。纵向跨度是……”
程瑶记下他报出来的数字,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