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维修文学>玄幻>我在民国打酱油 > 第三百章、“汤一万”归国
      华夏人有个传统,历来对外干仗在大义上都是不甚讲究的,只要外夷碰我一下子,我就把你干到死,匈奴人的老家就是被这么抄掉的。

      等到了东汉末年,北方的羌人的外夷就混的更惨了,三千白马义从可以将外夷副本打通关,还有那个七进七出,唯一能与《三国演义》的的赵云比肩的孟获。

      ........

      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了,总之,老祖宗们的对外战争都是不怎么讲究大义的,打着打着,打到最后,这些外夷要么远遁,要么就都莫名其妙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份子了。

      但是,对内战争就十分讲究了,必须要“师出有名”,就是我打你,得要有一个正当的名头,有时候没有正当名头,也得捏造一个出来。

      这件事,干的最牛掰的就属三国刘皇叔了,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神TM知道刘胜这个生命制造者留下了多少个后,而刘胜的后人又有多少后人。

      但是刘皇叔占了皇家的正统,就等于是有了大义,谁要是来打刘皇叔,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骂他为“逆贼”或者“你打我就是叛军”等。

      所以,民国初年的这些西南大小老虎们也是深受老祖宗的熏陶,就不得不借着逸仙先生的名头,暂时委曲求全的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段总。

      说到“师出有名”,逸仙先生提出了一个“维护共和”,意思是段总不遵守“民元约法”,破坏共和,所以我要起兵讨伐。

      那么段总自然也是要有个“正当”的理由的,于是提出了一个口号“再造共和”,何谓“再共和”,顾名思义,就是以前的共和是假共和,所以要重新造就新共和。

      实质上,“再造共和”不过是一个幌子,本质还是梧桐,但是经过文人的笔杆子稍稍一修改,听起来意思立刻就大不一样了。

      “梧桐”这个词是段总提出来的,但是其前任袁老大已经付出实际行动了,不过失败了而已。

      从民初这个时代往前推,基本上所有封建王朝都是经过“梧桐”建立的,往后退,无论是曹吴,还是奉张,乃至国共,以至于到了新世纪,“梧桐”依旧没有被遗忘。

      因为,这些经过一路艰辛,摸爬滚打,最终到了华夏权利顶峰的牛人,都看清了大一统的实质,和平统一都是废话,只有拳头硬才是真理。

      如此一想来,菊长的做法也只能算的上是天真,历史的最终走向还是拼拳头大小,南北终究是要有一战,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绝没有东风西风共存的。

      于此,弗拉基米尔同志也是深谙此道,布党一上台,立刻就朝国家杜马下手,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个声音呢?

      所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个道理都是相通的,无外乎所喊得口号不一罢了。

      这么一来,时间就来到了11月了,汤皖从10月份登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一个月之多,才返回了华夏,抵达了平津港。

      在这期间,十月大事件(皒历)空降世界热门排行榜新闻热搜第一,汤皖在欧洲进行的演讲,其中对于皒国局势的分析,再一次得到了精准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