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的撑死,穷的饿死,任何时候在哪里都一个样。
苏谨言已得六百银子,况且每年时有收入,不出意外,养活他和苏林已不成问题。他出售桃符,定价如此高,写了如此多桃符,还真不是为了赚银两。
苏谨言自从有了祥林雅舍,有了六百银子,他就有了打算,他自认为自己算不上好人,也不是乐于好施之人,可他会偶尔救济救济街里邻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并未出面,偷偷给人送到家里去。
这新年出售贺春桃符,所得银子留下一半,另一半购得米物,把剩下的卖不完的桃符偷偷的又给他人送去。
几年下来,再笨的人也知这事是谁所为。既然苏谨言行好事不留名,大家心照不宣,得了好处,默而不谈。
心里却给苏谨言竖起了大拇指。
过年,迎接新春,于小时候父母在时,苏谨言很是喜欢过新年。
那时候的他,无忧无虑,偶尔盼着长大。非偶尔吧!许是时时。
苏谨言的父母在时,苏家过得也不是很宽裕,金人入浸,苏家人四处逃散,苏谨言的祖父苏文却留在了开封城。
苏文只有一子苏裕,苏文离开这个动荡的尘世时,苏裕虽已二十有二,却并未成家。
苏文离去六年,二十八岁的苏裕才娶了从外地逃离此地的苏母李氏。
苏母那时才十五岁,及笄之年,豆蔻年华,生得貌美,长相清纯。
苏母李氏那时和爷爷来开封城投靠亲戚,亲戚没找着,路过苏家小面馆时,苏母的爷爷病倒了。
好心的苏裕收留了苏母李氏和她的爷爷,才有了苏谨言父母的姻缘。
苏母的爷爷一病不起,托孤才把苏母许配给苏裕的。
两人相隔十三岁,老夫少妻,可也极是投缘,非常恩爱。
苏裕心疼妻子年纪小,况且苏母爷爷刚逝,头一两年,两人并未要小孩。
四年之后,苏裕三十二岁,苏谨言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