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其他人都因为这一份功劳升官发财,封侯拜相。
就连当年的王府八百府兵,最次的,如今也至少是个校尉营官,可谓是享受了半生荣华富贵。
可是对唐义贞最忠心,也是付出最多的,大多却是如此下场。
按照韩立的回答,元和楷怕是这群当中运气最好的了。
尽管如此,同江刺史虽然算是一员地方大吏,地方官吏当中,在他头上的,也只有都督、州牧一类的封疆大吏了。
可是同江却不是个好地方。
映象当中,那里地处南疆偏远之地,穷山恶水,民风彪悍。
加之多在多难,养成了同江最盛产的东西——匪患。
据说同江山林之间,遍地都是杀人如麻的各类土匪,当地的百姓,大多也都跟山匪勾结一气,对抗朝廷。
元和楷在这样的地方当刺史,那官怎么可能当得舒服。
甚至唐其心中估计,唐义贞之所以让元和楷去当这个刺史,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去解决那边匪患去的,妥妥的苦差事。
再联想当年的一百二十人,除了兵变之时,战死在宫门的那四十五人。
剩下的七十五人,如今只剩下五个。
大抵那七十人,也是在这二十年间,被唐义贞派去各种类似同江这样凶险的地方,完成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落个客死他乡。
心下惋惜,唐其叹道:“委屈你们了。”
韩立神色一动,道:“臣,不知殿下何意。”
“太平本是英雄定,不见英雄享太平。”
唐其看着韩立,继续说到:“当年王府近卫一百二十人,如今却只剩下五人,实在可惜。”
“若是殿下没有别的吩咐,臣便告退了。”韩立嘴角抽搐了一下,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