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差事不好办!”
他面色凝重。
其实他很清楚陛下提拔他的用意,早就恶补了相关事宜。
“怎么说?”
“任何政令要执行下去,最终都要落到地方官府,农庄法主要涉及的就是绅缙地主,权贵势要……这些人长时间经营,跟地方势力交融,他们可不一定会尽心办差,还可能阻碍!”
周通眼皮又是一跳。
到底是年轻可真的敢说。
这番话可是把诸多官员都得罪了。
“陛下,臣还是觉得不太适合在全国推行,这样的话,对陛下您……”
杨俊才没再说下去。
但关宁已经听出了隐含之意。
得罪的人太多了。
“朕连皇庄都没有,其他人凭什么有私庄?”
这就是关宁的底气。
他自己设立了一个标杆,我皇帝都不这样搞,你们凭什么搞?
这就是他的底气。
“再有就是尺度难以把握。”
杨俊才又道:“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臣近日多处走访,便听到了一种言传。”
“什么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