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胡南广明早再来吧。”
“是。”
外面还有其他州牧在候着,成敬出去传话。
一夜无话。
第二天,关宁又早早的起来接见地方州牧。
这段时间必定会忙一些,他也格外上心。
在谈话时,他或多或少都会提点几句更改教育模式,推广新学的事情,让他们有个准备。
他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地方上实行,还要这些主官来推动。
首先要把他们的思想改变过来。
有人懂,有人不懂。
毕竟每个人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
关宁也不着急。
不懂没关系,我让你怎么办,你怎么办就可以。
一个个的接见,谈话时间有长有短。
这让关宁也了解到很多在上京了解不到的情况。
已是元武三年,国家已经趋于稳定,城民百姓已经完全接受了他的统治。
主要矛盾还是在于对新政推行的抵制。
也有主官隐晦的提及,应该适当的怀柔,但被关宁呵斥了回去。
作为一州主官,你可以没有才干,但你屁股不能歪,步调必须要跟他这个皇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