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维修文学>网游>镇北王 > 第1740章 临战而争
      董正曾是南府军大将军,能将之派到如此重要之地镇守,自然是有几把刷子。

      他的造反也让朝廷吸取教训,驻守地方的统军应定期调配,长时便容易成为军阀。

      天策府原本就有这样的制,驻守地方的统军任期最多不过三年,到期调换,只换将不换军!

      同样是因处于战时,全国军队尽数调用,南府军驻守江淮,是稳固大后方之用,当时并无调换之机,偏偏还就出了事……m.book56.com

      董正朝乾夕惕,事躬必亲。

      一是因刀架在了脖子上不敢怠慢,二是他想通过这次跟北朝大军作战得到声名威望,巩固地位!

      后有陆正渊支持,待时间到了,直接废临贤王温旭,夺淮安王方届之权,到时他就不是南朝的王,而是南朝的皇!

      从镇南王到后康皇帝!

      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比陆正渊都要传奇。

      因而每次军议都是董正当仁不让的做主,以宣示自己的地位。

      这次还是如此。

      董正指着高挂的堪舆图,开口道:“北朝大军已至山徽,并绕行至东攻进,到时就面临横渡运河!”

      “本王以为,我等固守安曲并非良策,这是坐以待毙,还应在运河西岸驻防,阻其过河!”

      在场将领颔首。

      安曲东、西、北三面围河,有这几道天堑,无论从哪一方进攻,都会面临渡河,这便是安曲易守难攻之处……

      北朝大军的进攻路线已相当明确,绕过山徽湖由东向西攻打安曲,必要渡运河,且大概位置都能确定。

      安曲段运河有天然地利之便,又经修缮拓宽,想要横渡也不容易。

      大军提前驻守西岸,阻敌过江,己方易守,敌军难攻,实乃良策,稍有军事常识人皆知。

      只是这并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