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维修文学>穿越>少女情窦初开 > 第一卷第二章潮湿的赋格
      钢琴房的气味像被雨水泡发的旧磁带。林棠数着松木地板上的裂缝,第十二条裂缝尽头蜷缩着半截蓝墨水管——和母亲阁楼上那支派克钢笔同款。顾沉舟调试音准时,腕骨凸起的弧度让她想起景明墓碑照片里的手,那个男人永远停在二十五岁的左手小指正戴着同样的银戒。

    “肖邦的《雨滴》要想象指尖在流血。”顾沉舟突然攥住她的手腕按向中央C。林棠的指甲缝里还沾着青砖苔藓,此刻在琴键上拖出淡绿色轨迹。窗外飘进一片不合时令的雪,落在她后颈胎记时化作蓝墨水,顺着脊柱流进校服下摆。

    琴弦断裂的瞬间,顾沉舟的血珠溅在谱架上。林棠看着他用手帕包扎伤口的动作,突然想起昨夜阁楼上的抓挠声——母亲当年为景明缝合断指时,是否也用过这种十字交叉法?松香混着血腥气在雨声中发酵,她的小腹突然抽痛,初潮毫无征兆地降临。

    “别动。”顾沉舟用断弦挑起她裙摆的血渍,这个动作在二十二年后将重现于雪山疗养院。染血的羊肠弦在空气中颤动,发出类似婴儿啼哭的泛音。林棠注意到他的银戒内侧刻着“1975”,正是景明下放陕北的年份。

    更衣室镜面蒙着水雾,林棠用蓝墨水在镜上描摹顾沉舟的背影。未干的字迹突然开始流动,组成母亲笔迹的“别信银戒”。当她惊恐后退时,镜中倒影仍停留在原地继续书写,直到整面镜子布满1976年的批斗会记录。

    阁楼传来瓷器碎裂声。林棠提着煤油灯爬上楼梯,发现母亲正用指甲刮擦景明的墓碑拓片。刮下的青石粉堆成小山,每粒粉末都在月光下闪烁基因双螺旋的光泽。“七月十七日记得收信。”母亲喃喃自语,旗袍盘扣里渗出蓝墨水,在地板汇成微型水利图——正是景明当年设计的灌溉渠道。

    午夜,林棠在换洗衣物中发现陌生信封。邮戳日期是1978年7月17日,封口的火漆印却刻着2021年的暴雪图案。信纸空白处只有两行量子叠加态的字迹:当她凝视时显示“快逃”,移开目光则变成“循环不可逆”。

    雨停了。顾沉舟的断弦在窗台结出冰晶,内部封存着景明最后一封情书的片段。林棠的初潮染红了琴凳皮革,这个血渍将在十九年后成为程让画作的核心颜料。而母亲刮落的青石粉,此刻正在阁楼地缝里发芽,长出的不是丁香,而是陆氏家族徽章上的雪松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