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维修文学>修真>贺余春 > 第十三章 各方反应
    云州盛霖聪改革的事情瞬间就传开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但是盛霖聪做的可是好事。

    京都作为大盛做繁华的地方,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议论云州发生的事情,甚至连官员们都在谈论这件事。

    黄府,当朝首辅黄征在得知云州发生的事情后震撼的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花了一夜的时间来消化这些信息,拿着手里盛霖聪所写的新政法,尤其是那一篇大同社会的文章,自从他胜任首辅以来心里就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如果真的能实现大同社会该有多好啊!当天,吏部尚书史晓然和礼部尚书丁豫联袂拜访他们的恩师—黄征,聊了很久才离开黄府。

    又过了一天,早朝,烈武帝照常升朝,众官员行跪拜之礼,礼毕按照惯例上报一些政事请求皇帝陛下做决定,起初陆陆续续有人上报政事,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皇帝一件一件的批复,一众官员都知道这不过是开胃菜,每个人都在等,随着太监说出那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话后,真正的大戏开场了,各方实力粉墨登场。

    首先,工部尚书赵敬站了出来,上奏云州周王侵占财主良田、未经朝廷允诺公然处死朝廷命官张江、挑衅皇权等一系列罪名,接着工部的人不断站出来附议,别的官员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嗯?”烈武帝嗯了一声,“赵尚书何出此言啊?我记得聪儿最近才恢复正常,怎么可能短期内做出如此多的事情来?你所说的是否属实?”

    赵敬立马下跪,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封奏章双手举过头顶,“臣所说句句属实,还望陛下明察,”太监下去将奏章呈递上来交给烈武帝,烈武帝接过奏章就看了起来,面无表情地看完了奏章上的内容,正当吏部尚书史晓然准备站出来的时候,烈武帝开口了:

    “赵卿,你所上奏的内容朕早已知晓了,周王所做的一切朕都是允准的,再说了张江罪证确凿,是朕亲自下令处死的,何来的挑衅皇权啊!”史晓然迈出的那一步又收了回去,原来盛霖聪在行事以前都提前秘密上奏过了,所以才那么有恃无恐的。

    “请陛下恕老臣愚钝,冒犯了皇威,”赵敬立马冷汗直流,换了一种语气。

    “嗯,朕念你也是一番好意,下不为例,既然朕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给予他们完全的自治权,只要在律法之内,那朕就相信朕的儿子会当好藩王的,”烈武帝顿了一下“不过嘛!这篇大同社会还挺有意思的,诸位爱卿都已经看过了吧?首辅,你怎么看啊?”

    黄征闻言走出一步,“启奏陛下,周王的这篇文章写的很好,臣以为周王殿下所描述就是大盛子民所追求的,光靠周王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陛下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大同社会,那陛下就是我大盛的千古一帝了,定会名垂青史的!”

    “首辅大人此言差矣,不建立这个所谓的大同社会,陛下也已经是千古一帝了,”户部尚书周维德上前一步,“依臣之见,大同社会的开篇就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纯属胡扯嘛!整个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不是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过是陛下的臣子而已,为人臣就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不要异想天开,是不是啊?”

    “这个天下固然是陛下的天下,所谓‘天下为公’的意思应该说天下就是陛下的天下,‘公’字的意思是共同的,而我们都是陛下的子民,那不就是陛下的天下了,”还没等黄征开口,史晓然就抢先一步开口说道,黄征也想开口说话的时候,烈武帝打断道:

    “好了,朕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有把握的,只要朕还在一天就不会出现大乱子,不过派往各地的监察使必须年前赴任,这件事情就交给首辅大人办了,朕也乏了,退朝!”烈武帝在众大臣的跪拜之下离去……

    退朝后,工部尚书赵敬脸色阴沉的几乎能挤出水来,一群党羽跟着他的身后,一声不吭。

    反观黄征这边就不一样了,吏部尚书史晓然和礼部尚书丁豫走在黄征左右,正当史晓然准备开口时,大内太监总管李公公小跑过来,说是皇帝陛下要召见首辅大人,黄征随着李公公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烈武帝正在仔细的阅读着大同社会,见到黄征进来,笑着放下手中的文章,谈谈的说道:

    “首辅,你是怎么看待周王在云州实行新政?觉得可不可靠?想好再说,朕要听的是你的真心话。”

    “禀陛下,依老臣看来,周王殿下所推行的新政并无什么不妥之处,臣以为可不可行还要看新政推行之后,现在老臣也不敢乱下断定,”黄征沉思了一下,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