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向国却是笑了,“我有什么好怕的,不赌一赌,永远不知道这老狐狸底线在哪!”
也是,郑智明是只老狐狸,是不会轻易翻脸的,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两人如愿以偿拿到了购买条,去把粮站的苹果全部买下来了。
接下来陆向国又安排人把苏南和苹果全都送回小宋庄去,这一趟忙活下来,苏南都快累瘫了。
看着接连而来的苹果,还有郑智明批示的一万五千斤购买条,闻丽可以说是喜笑颜开,“你这姑娘还真是有本事,不仅把东西买回来了,而且以后再也不用愁粮食的事儿了,不过你是怎么让郑主任答应的,那可是个老油条。”
“秘密。”苏南眉眼惧笑。
闻丽也不多问,而是笑着说,“你这姑娘太有本事儿,在你面前我自愧不如,多活的这一大把年纪都像是白费的,我现在算是彻底相信了,有你在,咱们养猪场未来的日子呀,一定是光明灿烂的。”
养殖场初步的一些问题全部都解除,苏南也总算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现在她有两件事情还没完成,一件是省城潘师傅的文章没写,还有一件就是空间里她要种菜养鱼什么的。
先办潘师傅的事儿,文章苏南的强项。
拿出当初记录下来的资料,再加上家里有许多报纸,就更加是得心应手了。
她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报纸上的人物传记都看了一遍,总结了一些这些文章都有什么特点,能刊登在报纸上的原因是什么,才开始动笔。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之后,下笔如有神。
不到两个小时,苏南就把文章给写出来了,完稿之后,苏南又检查了一遍,确定自己写的声情并茂,又没什么思想上的问题之后,才把文章给放进信封里,然后投递到邮局去。
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人都看报纸,能够在新闻媒体占据一席之地是非常重要的。
苏南写出这篇文章,主要还是凸显这个年代工人的辛苦和淳朴,不出意外应该可以登报。
这么一通忙活下来,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苏南开始准备午饭。
七零年代的物资实在是太匮乏,苏南的妇联工作没有肉票可以发,每个月就指着陆向国那点儿肉票,日子过得苦巴巴的。
空间里有肉苏南也不敢拿出来,只能想想办法怎么把素菜做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