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人群之中,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士特别引人注目,他的眼神锐利,仔细地分析着画面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片刻后,他对身边的同伴说:
“这个李向明同志,真不简单,这幅他的新画比之前还要优秀,不枉费咱们专门来跑一趟!”
他是从外地专门来的李向明家乡的文化馆,想要看看李向明画作,上午已经看了很多,下午又看到了李向明的新画,十分满足。
他的同伴们都赞同的点头,看向李向明新画的眼神中满是赞叹。
人们的脸上,无论是儿童的稚嫩、老人的怀旧、青年的激情还是艺术家的审视,都映衬着李向明作品的魅力。
他们的表情从惊讶到欣赏,再到深深的感动,无不透露出画作带给他们的震撼和触动。
李向明站在远处,目睹这一切,脸上不由泛起微笑。
寂静的文化馆宿舍内,台灯下的李向明依旧保持着一份清醒。
他轻抚着手中的画笔,心中反复思考着明天的工作安排。
作为一名画家,他在文化馆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身为纺织厂的副厂长,他更是肩负着为县城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的责任。
就在李向明准备就寝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他微微皱眉,这个时候会是谁呢?他起身走向门口,顺手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襟,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两个人,这两个人李向明都认识,一个是县城画协的会长李炎,一个是他去世的大伯战友赵林。
“向明,还没睡吧?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县的书记赵林同志!”
李炎开口向李向明介绍道。
“会长,我认识。赵叔,你怎么过来了?”李向明微笑着说道。
赵林身材魁梧,面容和善,眼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他身着一件深色的中山装,显得颇为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