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依旧摇头。

      晏守诚不紧不慢地继续加价,直到八两。那人还是不松口,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晏守诚叹了口气,作势要走。他的脚步看似坚定,实则放慢了速度。

      “别走啊兄弟,”那人拉住他,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再给涨涨呗。”

      晏守诚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眉头紧锁。“我只有十来两,还得买粮食呢。”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无奈。

      那人咬咬牙,似乎在做最后的挣扎。“行吧,八两就八两。”他的语气里有着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晏守诚心中暗喜,面上却不显。他热情地自我介绍,“小弟晏守诚,晏家庄的。”

      那人愣了一下,也报上姓名,“鲁坚毅,青松镇的。”两人握手言和,仿佛真的成了朋友。

      买卖成交,晏守诚又添置了车架马鞍。他心满意足地牵着骡子,准备去买粮食。阳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老长,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未来。

      刚进粮铺,他就愣住了。铺子里乱哄哄的,有人在骂,有人在哭。空气中弥漫着焦躁和不安。

      “怎么回事?”晏守诚低声问道。

      旁边一个老者叹了口气,“粮价飞涨,比前几日翻了好几倍。”他的声音里满是无奈,“荞麦涨到三十五文,豆子二十文,麦子更是涨到了六十文。”

      晏守诚倒吸一口凉气。他暗自庆幸,幸好提前置办了银两。眼前的场景让他意识到,这趟采买可能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粮铺门前,人声鼎沸。晏守诚站在人群边缘,静静观察着眼前的一幕。

      “六十文一斤的麦子,要不要?”伙计扯着嗓子喊道,眼里闪烁着不耐烦的光芒。

      “这也太贵了!”一位妇人哭诉着,“去年才十文啊!”

      伙计冷笑,“您是活在去年吗?现在闹旱灾,能有粮就不错了!”

      晏守诚微微皱眉。他知道,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会愈演愈烈。

      “豆子和荞麦各一百斤。”终于轮到他时,晏守诚平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