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听雨本来就一肚气没地撒,如今哪里听得进姜父的警告,更是觉得他是在帮着姜遇说话,气不打一处来。“爹是心疼她了吗?同样都是女儿,爹你总是偏疼她!”
姜父恨铁不成钢的叹了一口气,“我是心疼你啊!就凭你那点花花肠子,能斗得过她吗?”
姜听雨抿唇,绞着手里的帕子。“我怎么斗不过她。”
姜父睨了她一眼,“你今天不就输得很惨?”
姜母扯了扯姜听雨的袖子,放柔了声音好言相劝。“听雨啊,你就听你爹的话,别去招惹遇儿了。她现在已经嫁出去了,嫁的又是那种没钱没本事的男人,你何必还去跟她较劲。”她十分了解这个女儿的性子,吃软不吃硬,只有用软话才能哄好她。
仔细一想想,姜遇现在处处不如她,姜听雨的心情可算是能够好了一点。“行了,我不去找她就是了。”
姜母欣慰的笑了笑,侧眸看着门口,嘴慢慢地抿了起来。姜遇嫁出去那么久,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是为了兴师问罪,根本不是来看他们的。而且还让他们一家当着那么村民出丑,真是只记仇不记恩的白眼狼,她心里对这个女儿已经完全恨上了。
一户比同村其他人都要气派的屋舍内,穿着青衣布衫的年轻男人坐在窗边的书桌后,一只手拿着一本翻了很多遍的书卷,另一只手撑着额头。他的皮肤比村里的人都要白皙,五官更是一种似江南水乡养出来的俊秀,一双透着温润光泽的眼眸看着书卷,却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神思早就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了。
妇人一回家就看到自己的儿子魂不守舍,立时恨铁不成钢的走过去,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儿子,你在发什么呆?”
肩膀上的疼痛唤回陈秀才的思绪,他摸着被打疼的地方,转头看着明显不高兴的妇人,恭恭顺顺的道:“娘,你回来了。”
看着低眉乖顺的儿子,陈母心里的气也消散了不少,开始每天都要说几遍的殷殷叮嘱。“儿啊,明年就要进京赶考了,你可得抓紧啊。我们家可就指望你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陈秀才扶着陈母坐到旁边的椅子上,纵然他已经向她保证过很多次,但还得再次保证。“娘,儿子知道。儿子一定会考上功名,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陈母点了点头,眉梢染上几分得意。在这种乡下村里,读书识字的人本来就很少,所以很极受人尊重。何况整个村里就出了她儿子一个秀才,她更是觉得高人一等,也不甘心一辈子待在这穷乡僻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