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柯伟豪跟柯有良也介绍了管乐的身份。
管乐不像黄清若,并没有主动打招呼,既然情况有变,她便等着黄清若改变主意不吃这顿饭了直接走人。
结果黄清若落座了。
多出一个柯伟豪的父亲一起吃饭,那应该就不是简单的告别饭?黄清若自然想留下来看一看,柯伟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显然这顿饭的主导者并非柯伟豪,而是他的父亲柯有良。
否则柯伟豪不会都和她道别了又改变主意重新约她吃饭。
刚刚柯有良的话也算验证了这一点。就是吃饭的真正理由,值得斟酌。
管乐见状便跟着黄清若落座了。
令黄清若失望的是,场面一直很像管乐最开始所猜测的“见家长”。
柯有良很健谈,和黄清若聊了很多霖江,他聊的是他十岁跟着全家人移民到马来之前的对霖江的回忆,以及早年柯有良几次回乡祭祖重归故里见到的霖江的变化。
柯有良也没有隐藏事先了解过黄清若的出身背景了,所以也谈及黄清若小时候生活的那块地方,柯有良见过,以前是很热闹的地方,也是曾经最代表霖江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地方。
黄清若直言不讳说柯有良的措辞很委婉,明明是曾经霖江最三教九流的地方,底层的本地人或者外地来打工的,都租住在那里。
柯有良说他的说法也没有错,一座城市最应该被关注的是民生百态,而那里有着霖江市民生百态的缩影。
不过如今已经在城市文明建设的规划中不复存在了。
管乐已经默认这就是个相亲局了,她通过她的经验解读柯有良的意思:“你在嫌弃清若的出身,委婉地暗示清若,她配不上你儿子,没错吧?”柯家这种重量级的富豪,对“门当户对”的要求,和管乐所在的京圈差不多,大家都是有教养的家庭,劝退子女们不适合的对象,不到万不得已不用采用强硬的手段。
所以她觉得柯有良聊到黄清若的家庭出生,虽然并没有任何瞧不起的意思,但目的就是让黄清若认清楚自身的门户和柯家的天堑差距。
为此管乐很生气。她确实也不赞同黄清若和柯伟豪交往过甚,也不希望黄清若和柯伟豪谈恋爱,但她更见不得黄清若遭人轻贱。
管乐面对柯家也是没有什么顾忌的,讲话也还是直接:“可不是清若配不上你儿子,而是清若根本看不上你儿子。”
柯有良倒好像事先并不知情,笑着转头问柯伟豪:“不是说黄小姐和管小姐一样只是你的普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