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袁崇焕觉得熊廷弼还是太过迂腐了,要不何至于此啊!
今天来找熊廷弼是向他请教辽东军事的,自然也包括辽东地形、防线关键、后金建奴等各方面的情况。有这么一个精通辽东局势的人在,袁崇焕不求助他就不是袁崇焕了,哪怕熊廷弼眼下是死囚的身份又如何呢?大丈夫做事还在意这些小节?
听完袁崇焕的解释,熊廷弼这才明白过来他的来意,虽说有些意外,可熊廷弼倒也有几分佩服袁崇焕,更对他能来找自己问讯多了些许好感。
满朝文武聪明人多的是,可真正想要把事做好的人却不多,大部分朝堂上的官员无不忙着勾心斗角,争夺权利,又有几人肯踏踏实实真心为国为民呢?
虽然他只是第一次见袁崇焕,也不了解袁崇焕,可对方能花心思一个人跑到大牢里向他这个死囚请教辽东军事,这就足以证明袁崇焕心中是有大志的。而且袁崇焕言谈中表现出来的性格脾气也颇对熊廷弼的胃口,他们两人从骨子来说其实是同一类人,相互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
相比熊廷弼,袁崇焕更年轻,胆子更大,也更有冲劲。假如在自己的帮助下,袁崇焕真能在辽东做出些事来,这也不向天下证明他熊廷弼才是对的么?自己没做的到,袁崇焕或许可以做到,等那一日辽东平定,袁崇焕名扬天下的时候,也是他熊廷弼扬眉吐气的时候。
想到这,熊廷弼决定把自己对辽东所知的情况细细告诉袁崇焕,以助袁崇焕一臂之力。听熊廷弼答应,袁崇焕顿时大喜,连忙以弟子之礼向熊廷弼表示感谢,熊廷弼笑呵呵地搀扶起袁崇焕,语重心长告诉他不必如此,平定辽东也是他的夙愿,而今自己已是不成了,如果袁崇焕能做到的话,未尝不是替自己完成心愿。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日里,袁崇焕每日都去牢里拜访熊廷弼,虚心请教辽东情况。熊廷弼同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对辽东所知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袁崇焕,并且针对他之前在辽东的一些关于战事的布置和想法同袁崇焕讲解,作为探讨。
不得不承认,袁崇焕在熊廷弼这里得到的收获是巨大的,而且熊廷弼不光是告诉了袁崇焕他所想知道的一切,还把自己在辽东和后金作战的经验得失全告诉了袁崇焕,使得袁崇焕虽还没去辽东却已对后金建奴和整个辽东的情况有全方位的判断和设想了。
不仅如此,袁崇焕还把熊廷弼所说的这些内容和经验记录整理下来,弄了厚厚几本册子,没事的时候就翻阅研究,琢磨着自己去了辽东后如何打开局面。
小半月后,朝廷任命终于下来了,和之前猜测的一样,袁崇焕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和山海关监军,接下来他在京师的时间不多了,按朝廷要求,等交接完兵部的事后就要前去山海关赴任,从而踏上前线。
这一日,袁崇焕和往常一样来到大牢见熊廷弼,在聊完关于辽东的情况后,袁崇焕提起酒壶给熊廷弼倒满了酒,拿起面前自己的酒杯,举杯真心诚意谢过这些日子熊廷弼的帮助,同时告诉他自己是最后一次来了,因为再过几日他就要去山海关了。
听到袁崇焕这么说,熊廷弼有些失落,虽然早就知道袁崇焕终究会有走的一日,可当这一天来的时候,熊廷弼心中依旧很不是滋味。
这些日子和袁崇焕在牢里畅谈,两人的关系一日千里,熊廷弼倾囊传授,把自己多年的带兵经验包括辽东的所有情况全教给了袁崇焕,可以说双方的关系已不再是普通的朋友了,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元素此去辽东,祝你鹏程万里,马到功成!”拿起酒杯,熊廷弼感慨道。
“谢先生。”袁崇焕感激道:“先生教诲学生牢记在心,请先生放心,学生此去辽东定为我大明建功立业,铲灭建奴,以报效朝廷。等建奴平定,辽东彻底收复之日,学生定再来拜见先生,到时候学生愿以其功向陛下和朝廷以换先生清白,让天下人皆知先生之冤屈!”
“这些就不必说了,你去了那边好好做事,至于我这里不必担心,陛下暂时并没有杀我的想法,也许过上几年,陛下开恩把我放出去也是有可能的。”熊廷弼摆手道,嘴上虽然这样,可心中对袁崇焕这番话很是感动。
“对了元素,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干了杯中酒,熊廷弼放下酒杯思索着开口。
“先生有话尽管直言就是。”袁崇焕爽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