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畴。
但也没办法,想要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人前显贵,科举是他们唯一的道路。
即使千难万险,也得勇往无前!
那些在卷纸上留下大片空白的,唯有今晚回去刻苦用功,挑灯夜读,把四书五经从头看一遍。
希望明天的问题,不要继续提升难度了。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二天一早,当坚持下来考生拿到试卷时,表情同样精彩。
上面清晰如旧的写着——《论一县之治!》
懵了!彻底懵了!
治理地方,那是县太爷的责任,这些人哪里懂得?
他们所信仰的四书五经,里面全是道德文章,礼仪教化,没讲如何当官啊?
更何况,孔夫子那个年代,尚未彻底推行郡县制呢!
让这群新手小白,突然站在县太爷的角度思考问题,还不如一剑杀了他们算了。
同时,也说明了个问题。
古代科举,考试中要用到的内容,和考试以后要面对的现实,基本脱钩!
换言之,即便考上了进士,只是具备做官的资格,而未必真的有做好官的本事。
无论留任京城,或是下放地方,一切要从零开始.....
不是有人说过嘛。
【圣人写的书,是拿来给人看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