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这第三次,曹公必亲举大军前来,到时便断汉水,封粮道。再举襄阳之兵北上,与曹公前后夹击,刘备安有命在?”
文聘心惊肉跳,按蔡瑁所言,刘使君真危在旦夕。
“既如此……”
文聘貌似艰难的做了决定,然后凛然一抱拳:“愿听将军差遣。”
蔡瑁得文聘相助自然大喜,他又不愿将最大的功劳让给文聘,于是道:
“好,待曹公再次举大军南下之时,我与张允将军北上夹击刘备,将军便死守襄阳,等候曹公王师临驾,到时自可投诚!”
文聘思量片刻,故意道:“不如我去背袭刘备,将军守襄阳?”
“不可不可,仲业领襄阳兵马久矣,这里多为将军部下。还是文将军守襄阳的好。”
“既如此,那好吧!”文聘一拱手:“我愿守襄阳。”
“还有一事。”
“将军请讲。”
“吾三位弟弟尚在襄阳牢中,仲也曾掌襄阳军政,牢营之事,可行方便!助我三位弟弟出牢?”
文聘故作疑惑:“还没放出来么?”
蔡瑁摇头道:“没有!对了,将军家眷不是也被景升公所制,不如你我联手,把他们一并都救出来!”
文聘一抱拳:“既如此,文聘愿效犬马之劳,任凭将军差遣!”
蔡瑁大喜,转头去和蒯越转达此事。
蒯越听蔡瑁所言,沉思良久。
坦率而言,他对文聘此行归来怀有一定戒心。
然而,他这次却不打算向蔡瑁言明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