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退下后,诸葛亮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黄月英挽着诸葛亮的手臂:
“其实啊,一点也不辛苦,这些日子,糜夫人常来走动,助我添置衣衫,首饰,家具。府内诸般用度,皆赖糜先生与封公子资助操办。这些日子,我清闲无事,都胖了许多。”
诸葛亮注意到,妻子气色的确好了许多。
又看着院落中,檐下红灯高悬,雕梁画栋间尽显古朴精致。
庭院中央一方清池,锦鲤戏于莲下,微风拂过,荷叶轻摇,送来缕缕荷香。
风格竟与隆中茅庐有几分相似,又比隆中精致得多。
这绝对是为他用心购建的雅居良所。
诸葛亮也不禁感慨:
“主公待我,情深意重。如此用心筹备,可谓体贴入微啊!”
黄月英又酸酸一笑:“是啊,还帮你纾困解围,救场释窘,真是体贴入微啊!”
诸葛亮知道夫人又在拿侍女的事旁敲侧击,苦笑喟叹:“夫人啊,这些侍女丫鬟真是主公所赐,我真未曾向主公讨要。”
黄月英歪头眨了眨眼,懵然道:“哎?我说侍女丫鬟了么?没说呀!”
“那……”
诸葛亮神色赧然,疑惑道:“那夫人说什么纾困解围,救场释窘?”
黄月英悠悠一笑,很认真的解释道:“皆因皇叔于夫君归返之前,为府邸购置诸多典籍,更备办琳琅食材。此谓:书困解味,救肠食窘也!夫君缘何因之而联想到侍女丫鬟?莫不是……心中想着她们?”
“啊??”诸葛亮睁大了眼睛,他觉得自己被套路了。
“夫人,哎呀……”
诸葛亮苦笑,他亦自诩为聪慧之士,却常常被黄月英巧言戏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