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人不让他们破费住客栈,执意留他们先在衙门落脚,另外已经选好了几处地方,等他们歇好,他就带着他们去瞧。
第二日午后,黄小萃跟着江知州去看了几处宅子。
她最满意的是城南的一间,离城南大街只隔了一条巷子,路宽,方便车马进出。地方也宽敞,是个四进院落,里里外外加起来有好几十间屋子,还有一些现成的家具,省事。
屋舍久没人打扫,里面看着脏乱,但外面砖瓦齐整,不像先前看过的里外都破败。
江渊陪他们转了转,边走边说:“城内空的宅子多的是,宽敞的也有,只是久没人住,难免破败,只有这座最为完好,建成至今不到六年。”
黄小萃诧异,“建成几年就闲置岂不可惜,它的主人呢?”
“听说主人也是个外来商人,前些年打算在这儿做生意,盘了地建了宅子,结果北安突然来犯,战火一兴,生意也就没得做了。”江渊叹道,“宅子主人已经回了故里,一直在托人卖了这座宅子,可是至今也没寻到买主。”
他们从后门走出院子,视野忽然开阔起来,宅子后面还有一大片空地。
江渊笑言,“其他的都和民宅挤在一起,只有它旁边还留着地方,来日小黄夫人生意做大了,能把院子再拓宽些,倒也方便。”
相比之下,李谨也觉得这个地方不错,遂问:“主人打算卖多少银子?”
“他先前开价三百两,这里地方大,屋子也新,放在麓阳值这个价,可是在荫州谁买得起?否则它也不会闲置到现在。”江渊言道,“先前我也觉得这儿最好,已经跟屋主托付的人谈了,谈到了二百两,不知小黄夫人是否满意?”
黄小萃点了点头,价钱还算合适。虽然她手头紧,但她带了人来做生意,至少得让大家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二百两不能省,她当即定下了就这个地方。
江大人要回衙门去处置公事,先行离开,黄小萃又慢悠悠地转了一遍,越看越喜欢。
这儿院子多,做工和住人既能兼顾,也能分开互不打扰,正好。
除了找地方,他们还有不少事要做。柳家派来的匠人先前就到了,被将知州安排在了别处,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织机。
至于织造坊的人手,江知州已经抽空替他们物色了一些,留了名字。黄小萃决定等师傅们到齐了,再和师傅们一起挑。
他们当下得把这儿里外收拾干净,添置该添置的东西,等染匠绣娘们一到便能住下,然后就是招人,教技艺。
江知州帮着雇了些短工来,替他们打扫院子。
院子太大,十来个人花了五日才将四处收拾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