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小娘继续劝着华靖和:“靖和,你父亲常说你性子疏懒,就得让御青书院这般治学严谨的地方掰一掰你的性子。”

    “听小娘的,羊肉贴不到狗身上,你得知道谁会真心为你打算,谁又有能力为你真心打算。”

    “这……夫人别见怪,要是这事儿姐姐自己能张罗也就罢了,偏偏还得麻烦你。你才刚嫁进来,就要回去麻烦夏大人和夫人,也是叫你作难呀。”

    指桑骂槐地骂谁呢?还敢挑拨她跟新妇的关系……

    董氏气得嚷嚷起来:“你说谁呢?这里哪个不是真心对靖和好?成,你是宫里出来的,你认识的读书人多,你去办吧。办不成,你自己跟老侯爷说去。”

    华靖和在边上为难地看着董氏和卜小娘,这时候他是最不好说话的,因为说什么都是错。

    “母亲,读书、科考的事咱们妇道人家不懂,还是等父亲回来做主吧。”

    “卜小娘既然都找了人了,不妨先打点着,御青书院总归是不会错的。就算妾身回去跟父亲、母亲说了,也不会有更好的地方。要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咱们再商量。”

    夏明嫣便从身后拉了董氏的袖子一下,给她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再坚持。

    卜小娘毕竟是华靖和的生母,又不是一般的妾室,万一她有能耐把这事儿办成,却被董氏阻止了,事后一定会落下埋怨。

    何况卜小娘有句话说的对,她才刚嫁进来,一回门就直接替庶出的小叔子开口,夏庸和楚氏一定会趁机跟她要点儿什么。

    说到底把她嫁到钩翊侯府就是要叫她给夏家和夏明月铺路的,闹不好就会催她先得了侯府的中馈再说,那可就是让她去跟董氏争了。

    她现在当务之急是让华靖离恢复过来,之后让他看清李玦的真面目,她才不要把经历放在跟婆母争府里这一亩三分地上。

    董氏之前跟卜小娘争子女读书这些事儿的时候,就没赢过,冷静下来便不忿地道:

    “罢了罢了,你就先张罗着,别耽误了靖和。还有靖和,你也对自己的事儿上点心,你兄长还在养伤,外面的事儿,你也学着担待些。”

    “没事儿就都散了吧,好心当成驴肝肺。青青,咱们不跟他们学,看看你嫂嫂,小姑娘家就该像她这样,你跟着她学,别学那不伦不类的。”

    董氏有仇必报,立刻反唇相讥,好在她是主母,说了送客,卜小娘就得走,不然还得继续嚷嚷。

    人一走,董氏就埋怨夏明嫣:“御青书院是什么地方,别说那些清流人家看不上咱们,就算靖和真能去那儿进学,他能适应?你刚刚怎么不帮我说她几句?”

    夏明嫣笑了笑:“母亲既然都明白,还说什么。虽然二弟孝顺您,这中间总还有一个卜小娘,您何苦落下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