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莲小姐跟另一个女子一人打包一碗仙草冻带走。

    最终侯公子结账160文。

    隔板胖大婶眼睛都绿了,这一会儿她那边已经没有了客人,便跑到顾洲远这里,露出16颗牙齿笑道:

    “小伙子你这糖水也忒挣钱了吧!就这一会儿,卖出去那么好些!”

    顾洲远边数着铜钱边回道:“也不挣啥钱,这黑糖一斤就要40文,还有我这秘制仙草冻,都是用名贵养生草药熬制的,刨掉这些成本,其实也剩不下两个子儿!”

    宋代以前,糖是官宦人家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进入宋朝以后,随着蔗糖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下层社会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糖已经被广泛消费使用。

    蔗糖是宋代食品加工生产中重要原料和调味品。

    苏轼《次韵前篇》中写道:“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清闲如啖蔗。”

    他把清闲的养老生活,比作吃又润又甜的甘蔗。

    从《容斋随笔》中记载的种种物价推测,白糖大概是当时的四倍米价,而黑糖价格稍减。

    胖大婶想了想,“倒也是,你那一碗糖水放那好些黑糖,我看着都肉疼,这万一卖不出去,那一天可不得赔好些银钱。”

    果然能挣钱的买卖都不是那般好做的,胖大婶心中的羡慕少去了几分。

    顾洲远把今天的收入都放到钱袋子里,又坐回去继续看书。

    中午的时候,他就在胖大婶的摊子上吃了碗小馄饨,花了3文钱。

    中间也有人来询问,所谓的糖水铺子卖的是啥子糖水。

    询问的人不再仅仅是有钱的公子小姐,也有那手头宽裕的普通百姓。

    有不在乎钱吃上一碗的,也有嫌贵问完就走的。

    总之生意断断续续,却也一直在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