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也要用啊,等过年再去,物价就涨上去了。”胡林语理所当然道。
她是奉母命前去购买生活用品,自然不需要向父亲禀报。
这一言难尽的家庭地位。
“胡叔,大家都在仓库吃饭,你怎么一个人在家做饭?”王木生看到胡兴昌放在桌子上的饭饭碗,不由问道。
“我不是干活的人,哪能去吃那碗饭。”公是公,私是私,胡兴昌看的还是比较重的。
王木生觉得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下次家里还是您一人的话,尽管去仓库吃饭,没事,多一人不多,少一人不少的。”
其实王木生知道,村里有些人家都是带着小孩子过去吃饭的。
按说合同写的清清楚楚,谁出工就管谁的饭。
但是一些家户家里都有小孩子,他们的情况和小囡囡父母差不多。
所以为了孩子中午能吃口热乎饭,村民基本上都把孩子带到仓库外面玩。
等到吃饭的时候把孩子叫过来一起吃,吃完小孩子便各玩各的,大人接着工作,一直到下班孩子跟着回家。
大人的一天这么过去了,小孩子的一天也跟着这么过去了。
理解村民的不容易,他没多说什么。
这也是他为什么迫切想给村里孩子建个学校的原因。
只有学习才能使孩子们快乐啊。
玩笑归玩笑,他也是真心想改变孩子的童年,改变双竹村衰败的命运。
“你现在的生意做得大,多一张口,你丁婶儿就得忙活着多做一碗饭,
我不去吃就是帮你婶儿减轻负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