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写文章获得的稿费,出版书获得的稿费才是可观的。
对于现在的祁同伟来说,他非常需要钱,来改善生活,帮助家里。
只是,要把大国崛起扩展成一本书,还需要查阅很多资料,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撰写。
资料方面,祁同伟不担心,他可以去汉东大学图书馆查。
主要是没时间。
过了几天,祁同伟写了一篇《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一些探索》,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花城早报和农业日报投稿。
取了稿费,祁同伟又给家里寄了100块钱。
自己手里还有两百来块钱,够自己用到过年了,何况年底乡里也会发一笔工资。
接下来,祁同伟开始带着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一些村民去县城卖菜心、香菜、青菜、菠菜和花菜。
让六个村的这些村民熟悉卖菜的流程,然后带其他村民去县城卖菜。
六个村的第一批村民卖完菜后握着钱热泪盈眶,不断地感谢祁同伟。
要不是祁同伟,他们根本就得不到菜苗,种不出这些菜,更不可能把这些菜拿到县城来卖。
他们发现,原来他们觉得不值钱的菜,在县城很值钱,就一篮子菜,抵得上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了。
祁同伟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国家把他分配到孤山岭乡农技站工作,让他推广农业技术,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如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他也非常开心,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有了最开始的这些村民的宣传和带领,六个村的村民一批接着一批,前往县城卖菜。
乡里的客车每天都人满为患,为此乡里的客车增加了来回乡里的次数。
转眼间,12月份就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刻。
农技站的工作较上一年(89年)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