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的火锅店就选址在超市楼上,只是和超市一个在地下一层,一个在地上三层。周晓雅和开发商负责租赁的吴经理比较熟,所以租金方面也给了优惠。
店里专门定做了黄铜火锅炉子,装修、餐桌椅也都特别定制,风格古香古色,颇有韵味,当然,也是祁嘉暗暗提的建议。火锅店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大半,正在招聘员工,培训完毕后,就等选个好日子开业了。
祁嘉喜欢吃各种火锅,感叹说要是再有家重庆火锅就好了。周晓光马上答应她,如果以后开第二家,就开重庆红油火锅店。
不过,她还是小豆丁一个,不敢吃太麻辣的东西,只能在心里想想吧。
想到超市的后续发展,祁嘉又没有吃火锅的心情了。
因为当时的局限性,周晓雅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函授班,各种总裁班那是90年代末才开始兴起的,她只好先买些管理类的书回来看。
至于找职业经理人,也没有那么容易。那会国内还没有猎头公司,只能靠业界朋友推荐。
不过也是运气使然,祁嘉倒是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管理人才。
祁嘉和表哥在商场乱逛时,遇到商场总经理检查工作,陪同的销售部经理是个温柔的阿姨,只是她看着腹部隆起,怀孕有几个月的样子了。
祁嘉偷听发现,这个经理实在是个人才。她对整个商场各家店铺的销售情况十分了解,提出的一些建议也非常有针对性。
但大腹便便的男性总经理似乎对她不太满意,全程都没个笑脸。总经理走后,祁嘉听到孕妇阿姨轻轻的叹了口气。
祁嘉推断,这个总经理肯定是嫌经理阿姨怀孕要生孩子了,觉得她会影响工作,或许有调换她的意思。没看他后面还跟了一个男青年,一路认真学习的样子,不是等着顶替的吧?
祁嘉记得,她自己也是社畜时,公司就不太喜欢招女员工,怕她们生完一胎生二胎,生完二胎生三胎的,休产假还要发工资,以后孩子有什么事还要经常请假,影响工作。
好在她毕业后第二份工作就是这家公司,要不年龄大一些的话,人家说不定还不要她呢。
所以,作为同性,她和妈妈都希望女性有更多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她们超市女员工占到70%,除了搬货等需要体力的岗位,其他岗位都会优先招女性。
很多年后,她们连锁超市以“女儿国”著称,这也是她们当时没想到的。
之后,祁嘉和妈妈说了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周晓雅也关注一下这个经理,看有没有挖墙脚的机会。
……
“妈妈,你就买个大哥大呗!”祁嘉又在和周晓雅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