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钢铁业,耶律乙辛几乎将自己所有能够动用的财力都投入到钢铁和军器之中,但辽国的钢铁年产量七十万石,甚至还不及大宋钢铁业每年增加的分量。
大宋将八成以上的钢铁产出投入到民生之中,剩下的余量才投入军工,但依然要超过辽国用来打造军器的钢铁数量。
辽国倾尽所有来铸造火炮,大宋只用一个京师火器局就远远胜出。依照细作的回报,只河北一地所装备的火炮数量,就当得上辽国全国,差距极为明显。
如果只比钢铁、火器,没人能够昧着良心说辽国能胜过大宋。
“邃明。”苏颂又对张璪道,“你兼司群牧,你说说,军中的马匹牲畜,输不输北虏。”
张璪沉默了一下,突然点了点头,像是做出了决定:“是否比得上辽人,璪且不知,但比之三十年前,已逾十倍。”
这是所有都堂成员都清楚的,火枪、弹药、甲胄、船只、车辆,任何一种军需物资,大宋的年产量都远在辽国之上。即使是战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虽无法与没有精确数据的辽国对比,但比起过去,胜出太多了。
“三十年前,军中马军能有一骡已是万幸,多只有双脚。如今马军,一人双骑都不在少数了。”张璪道,“四处牧监出栏军马,都十倍于旧日,素质更远胜之。”
章惇对苏颂笑道,“这里面,自然学会功劳不小。”
苏颂不客气的点头说:“冬日马匹亦有青草吃,辽人做不到,中国能做到,这的确是自然学会的功劳。”
吕嘉问就看着韩冈微微一笑。青储饲料的发明和推广,的确是自然学会的功劳。以青储饲料为代表的各种蓄养技术的革新,使得大宋国中的牲畜,包括马、牛、羊,数量都大量增加。
只听韩冈说道,“昔年十六处牧监如今几乎都已经撤消了,只剩下沙苑、临夏、青海、天山四监,但四处牧监的年出栏量,则是昔年的十倍。熙宁二年,十六处牧监总出栏量才三千余匹,而如今两处牧监则能够达到三万。其中有铲除贪腐积弊的缘故,也有草种、马种改良,同时培育技术大幅改进的缘故,更有新设的临夏、青海、河西三处牧监,总面积数倍于旧日牧监的缘故,旧时最大的沙苑监,如今只充作马种培育之用,大数量的放牧蓄养,都放在其他三处。”
韩冈把牧监如数家珍,张璪就笑道,“玉昆,我看你干脆来兼掌这群牧司好了。”
韩冈笑道:“我可是在群牧司中办过差的。”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确是在群牧司中做过,只是时隔多年,还能了解得这么深入,自然不是因为过去的经历。
“此外国中属于私家的马场,大大小小超过三千余处,这些马场遍及天下各路,西达天山,北至雁门,东抵大海,南及滇池。各色马种能够适应军队在不同地域、不同工作的所有需要。”韩冈对张璪道,“我记得枢密院如今每年都会从民间采购三万多匹的军马。”
“最多时曾达到八万。”张璪补充。
韩冈点点头,继续说,“这些采购来的私人马匹,也是用来以补充和更替军中、铁路、邮政上的军马。其作用显而易见,都是能够看到的。”
不用韩冈和张璪多说,在场所有人寻常都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