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语言很少,镜头景别之类的也都是最常见最常用的,整个短片姜山没有刻意炫技,其实他也不会,偏偏给人的观感很好很舒服。
就是四平八稳的拍摄,四平八稳的剪辑,最后展现在面前的就是现在的成片了。
惊喜,绝对是一个惊喜!
影片其实一直到最后没有明确说出想表达什么,每个人看完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陪伴、亲情、关爱老年人、关注阿尔茨海默症等等……
完全不像一个学导演不满一年学生的作品。
姜山来递交了自己的作品离开后,杨琳忍不住又将他的作品重新在电视上播放了几遍。
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假如不是事先知道这是自己学生的作品,杨琳甚至会认为这是某广告公司新拍的公益短片。
剧情、画面、质感毫不逊色。
之前她还觉得管理系大四有个作品的寓意挺好的,塑料袋里装着一条金鱼,而袋子破了一个口子正在不断往下漏水,把人类比做金鱼,以此来告诫大家要珍惜水资源。
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拍的也还可以。
不过现在她改变主意了,《等待》值得。
……………………………………
日常学习、等待。
4月21号下午的14点30分,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北国剧场拉开帷幕。
那个《等待》的作品递交上去后,第二天班导杨琳就交给了姜山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出席开幕式的任务。
台上各路领导畅谈入世第一个春天国产电影的未来,姜山则顶着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代表的头衔坐在下面,不时地鼓掌,做足了戏份。
好不容易挨到开幕式结束,姜山这才有时间去北师大艺术楼的二楼看展。
这届大学生电影节DV录像竞赛的作品展示厅在艺术楼的二楼大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