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如果正面攻击李三才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扣上一顶勾结商贾的帽子。
可是这么大的事,不阻止又不行。
一但李三才的税收改革真的通过了,这不就要了他们的半条命吗?
都想阻止税改政策,但又都不敢在明面上反对李三才。
怎么办呢?
一时间朝堂之上乱成了一锅粥。
几天过后,万历皇帝下发内阁走流程。
方从哲和吴道南都不敢签。
直到此时,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送到了宫中。
是前任首辅叶向高的来信,信中先是狠狠的肯定了李三才的税改政策。
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这样的政策如果冒然全国推广的话,只怕会引起大的动乱。
因此他在信中建议选一个地方先试,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再推广到全国其它的地方。
此一方案立马得到了朝中重臣大多数人的支持。
随后便是要商议试行的地方放在哪里为宜。
朝中大臣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将改革试行地点定在了通州。
众所周之,通州是李三才的大本营。
李三才曾经总督漕运,掌握的是大运河的重要枢纽。
这个位置相当于一个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