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时至今日,已经有越过二十万流民入了通州境内。
虽然流民目前为止并未闹出什么乱子,但是朝中群臣的担忧不绝于耳。
尤其是一干老成持重的大臣,纷纷上书请旨要求分流漷县百姓。
理由是通州一地不可能供养如此多的百姓,而又离京城太近,一旦出现乱子,恐怕会威胁京城安全。
所有奏折万历皇帝全都留中不发,群臣也是无可奈何。
四月二十一日,太孙府主簿刘宗周突然上书,请求将漷县流民分流。
而且在奏折给出了三点理由:其一,潡县虽然新开垦了许多土地,但是今年依旧有小型旱情,新开垦的土地灌溉不足,可能会严重歉收。
其二,漷县流民过多,目前有数万闲散青壮人口无法消化,整日无所事事,怕是会引起治安动荡。
其三,漷县新开垦的十万亩田地没有分给流民,而是挂在太子府的私产名下,太子府用钱雇佣流民耕种,这样并不利于流民稳定,因此他建议将新开垦的田地分给流民,然后将分到田地的流民重编户籍造册,以允国用。
刘宗周身为太孙府主簿,又是有名的大儒,他说出这种话来,顿时把太孙府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时间群臣对太孙府的质疑声达到了顶峰。
侯平差点没把肺给气炸了,当即也上了一封奏疏反驳刘宗周的言论。
关于第一点,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只能强调太孙府有能力解决问题;
至于第二点,闲散人口问题,也只能保证五月份就能全部解决青壮人口的就业问题。
重点是第三点,这一点可以说是等同于被人刨了祖坟一样,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刘宗周典型的空谈腐儒,他说话张口就来,根本不考虑别人受得了受不了。
侯平针对这一点大发言论,首先以这次招募流民北上,并没有花费朝廷的分毫银两。
都是他跟太孙府私人出的钱用来招抚流民,这些钱的来路正当,有凭有据。
他们花费了大价钱将流民招抚来通州,又花费大价钱开垦荒地雇佣流民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