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二月,注定是多事之秋,两淮盐商人终究是按捺不住。

    上百号商人和灶户,冲击了扬州税监蒋柔的住所,双方起了冲突,混乱中蒋柔被殴打至死。

    万历皇帝雷霆震怒,下旨命锦衣捉拿所有参与商人与灶户。

    事情发展到现在,两淮盐政已经成为三输的局面,也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此时户部尚书李汝华上奏章,推荐山东司郎中袁世振提出的《盐法十议》。

    《盐法十议》将两淮盐政之弊病主要责任归咎于‘囤户’。

    所谓的囤户就是大盐商,他们不止有巨额的财富,还有强大的政治后台。

    而此时万历皇帝也确实急需一个人出来来整顿每况愈下的盐政。

    于是欣然同意李汝华的奏章,调袁世振任户部郎中,以按察使身份疏理两淮盐政。

    袁世振上任之初就指斥囤户为“奸民”,并写了一份向囤户宣战的《奸囤擅利权揭》,以示惩治奸民的决心。

    一场轰轰烈烈的两淮盐政改革就此展开。

    与此同时,沈?了上了《参远夷三疏》,言辞更为激烈的对西洋传教士进行了抨击。

    其中第一条就是:远夷当禁诛。

    总之在沈?的奏折中,西洋传教士罪恶滔天,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而锦衣卫和余懋孳调查回来的结果来看,王丰肃等西洋传教士在大明的罪行也确实罪大恶极。

    他们故意在洪武冈、孝陵殿等圣地四周,搭盖建筑,意在拦截风水,毁大明龙脉。

    效仿白莲教、无为教,对照佛经,自编经文,倡夷狄之道。

    蛮夷猾夏,蛊惑百姓,深夜聚会,天亮方散,逢初一十五朝拜,聚会人数,数以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