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维修文学>网游>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二百五十章 空战体系
    “但‘军事评论家’们似乎忽略了一点:轰炸机可以与侦察机、战斗机协同。”

    “侦察机发现目标,再在战斗机的掩护下为轰炸机指示目标,成功就是水到渠成了!”

    “也就是说,但凡侦察机能侦察到的目标,原则上都可以用轰炸机将其炸毁!”

    ……

    德国人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这就是他们看到的。

    “眼见为实”这个观点深入人心,谁要是不信,那些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德军士兵跟谁急!

    法兰西“军事评论家”也不得不信,因为这个想法无懈可击,它甚至在实战中也能实现。

    但实际上,此时的侦察机既没有高倍摄像机也没有雷达,想找到地面的隐藏目标十分困难,除非德国人露出明显的破绽。

    接着媒体就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轰炸机,风向由质疑全部转向称赞,由施耐德控制的《晨报》及右翼控制的《费加罗》报也不例外。

    这并非他们愿意这么做,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这么做。

    媒体归根结底是依附“热点”迎合大众的期待心存在的。

    如果今天《晨报》和《费加罗》逆大势而为,在轰炸机取得巨大的成功后依旧质疑、诋毁、反对,能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反而会使自己边缘化读者越来越少。

    有一天,当《晨报》和《费加罗》报需要向大众推出某些观点时,他们会发现已经推不动了,因为它们根本就无人问津。

    ……

    英国首相看着报纸陷入了沉思:

    法兰西与英国只隔着一条海峡,确切的说只有几十英里,即便从法兰西首都巴黎计算,到英国首都伦敦的直线距离也只有两百多英里。

    如果有一天,法兰西的轰炸机增加了航程,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就可以把炸弹毫无顾忌的丢往伦敦?

    不行,英国必须要发展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这样的制空体系,否则整个英国都不安全,更别提什么话语权了!

    考虑了一会儿,英国首相对助手说:“派人去法兰西走一趟,就说我们需要轰炸机技术与德国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