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师资力量还非常缺乏,姜宁也只能先启用两个教室,跟莲巫一人带一个班。一个是幼童班,一个是由各部落高层组成的拔高班。

    幼童班的学生是固定的,拔高班则不同,里面的人是流动的,谁有空就来。

    上午只有两节课,一节文字,一节算数。姜宁有空就会带着莲巫和蓝草开小灶,让她们两个先带着教些简单的。

    第二天两个人再换班,这样也能尽量避免出现错误或者遗漏。

    条件有限,现在也只能做到这样了。等这批人毕业,姜宁也能从里面选些老师出来。

    下午则是狩猎技巧和草木鉴别,这两节课由各部落的战士来教,而且只有幼崽需要学习,拔高班的人便可以去处理自己部落的事。

    天气越来越热,姜宁终于下定决心,用打磨光滑的蚌壳做钱币。

    蚌部落的人把吐过沙的河蚌处理干净,把蚌壳送到二环的工坊,再把取下来的蚌肉送到一环的食堂。

    工坊也已经建成了,为了不吵到人,位置定得有些远,在岩河边选了一处位置。

    分为三个作坊,分别是石器坊、木器坊、骨器坊。

    竹部落的络正在卖力打磨蚌壳,姜巫让人送来了尺寸图,这些蚌壳全都得打磨成一样的大小才行。

    她的腰上还挂了一枚用铁木制成的身份牌,上面刻了她的等级和名字,还有擅长的东西。

    这也是姜巫要求的,说是部落人太多,很多人都互不认识,这样有个牌子,大家就知道去食堂或者工坊该找谁定做东西了,也省的有人被骗。

    不认字也没关系,不同的等级,牌子颜色也不同,一眼就能看出来工作人员的等级。

    这个工作牌一出,三级的人还好,一级、二级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跑去问酋长,要怎么才能升级。

    姜宁这才宣布,姜部以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比赛,不仅可以升级,有的人可能还会降级。

    送到湖心岛的蚌壳都被打磨成了铜币大小,外表光滑圆润,中间还钻了一个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

    蚌币外圆内方,正面只刻了两个字,姜部。背面刻的是四个字,姜部三年。

    姜宁催动巫力,被巫力笼罩的蚌币变得越发柔润,巫力散尽以后,蚌币却还透露出一股巫的气息。如此,便不怕有人胆大包天造假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