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诲提着行李,有些拘谨的跟着漂亮男人住进了他在市中心的小公寓。

    “外人问起了,你就说你是我请来照顾孩子的保姆,记住了吗?”

    “我知晓了。”男人生得高头大马,看上去十分粗笨,声线却低沉冷静,说话做派却十足文雅,引得汤嘉乐几度回头侧目。

    他想不明白这么个,看起来好端端的大男人,为什么非要他娶他?

    想起来奶奶的嘱咐,汤嘉乐就一阵头疼,他肆意妄为了二十多年,大学就搞大了女同学的肚子,家里也从没管过,只是让人家女孩把孩子生下来自己抱过来养,再给一大笔封口费送女孩去了国外读书——对他百般宠溺千般包容的汤家长辈,竟然蛮不讲理的要他和一个男人结婚……

    虽说也不是完全没商量,一向疼爱汤嘉乐的奶奶最后狠了心,电话里给汤嘉乐下了最后通牒:“你和知诲先相处几个月,如果年底知诲三十五岁了你还是没能喜欢上他愿意娶他,那奶奶也就不再强求了。”

    真是天大的笑话,让他汤嘉乐二十多岁大好年华的花花公子和一个男的处对象就已经很憋屈了,更别提对方竟然还是个要奔四的老男人!

    汤嘉乐憋屈,行知诲更是在长发男子身后悄悄握紧了拳头,他是个极有自尊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身体所带来的诅咒,他也不必因此忍受眼前比他小了十多岁的同性相亲对象对他的百般嫌弃……

    行知诲是个读书人,虽然他来自于一个封建愚昧的小乡村,但他学习成绩极好,在大城市一流学府念过书,即将研究生毕业时,只是迫于家庭压力和与生俱来的双性人的诅咒,不得不中途放弃了学业,回到乡下随意找了份教书育人的工作——因为双性人注定是要嫁人的,无论本人的志向与理想如何,终究要回归家庭侍奉丈夫生儿育女的。

    而村里的神官算出了他的命运,他所属之人并不在村里,只要他在三十五岁之前一直待在村里,就能保证前半生风平浪静不会跟莫名其妙的男人生儿育女——但如果过了三十五岁,他不能和命定之人结婚,将会沦落至更悲惨的命运……

    听到如果三十五岁之前不能和不知哪儿来的毛头小子结婚,就会沦为多人共妻的悲惨结局,行知诲一再犹豫,他性子一向有些优柔寡断,竟然到三十四岁才下定决心,联系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夫家的亲属——说起来行家和汤家祖上算是一家,只不过作为从山村里走出去的女人,汤老太太果断和这腐朽落后的村子断了联系,只是逢年过节时和行家有些书信来往,小辈们已经不再相识了。

    所以论资排辈的话,行知诲和自己的“命定之人”汤嘉乐,其实还有一层亲缘关系在,真论起来汤嘉乐甚至还要叫行知诲一声表舅。

    不过这些行知诲都不太愿意告诉汤嘉乐。

    他也不太能理解明明已经突破封建势力自己组建家庭,事业也风生水起的汤老太太,为什么愿意让他和自己的孙儿相亲。

    或许是对双性人的怜悯,或许是想让他好好敲打汤家这个被宠坏的独苗……行知诲叹了口气。

    当他知道自己命定的丈夫年纪不过二十五六,竟然已经有了个上小学的女儿时,自认为思想开放的行知诲还是受到了些许冲击。

    于是汤老太太那些语重心长的嘱托,便沉沉地压在了行知诲的心头。

    他和汤嘉乐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不仅年纪相差了近十岁,对方又是个玩性极强的人,想让对方爱上沉默寡言又保守的他,并愿意半年内和他结婚,或许是真的太异想天开了。

    漂亮的年轻人给行知诲指了个杂物间,让他把自己的行李放进去,沉默寡言的男人照做了,只是里面明显有大半年没有人使用的痕迹了,薄薄的积了一层灰,引得男人打了个喷嚏——他礼貌的捂上了口鼻,没有招致汤嘉乐的嫌弃,但是下一句话就又让他不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