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副总参谋一行人也围了上去。
没错,今天的主角正是黄河用科研槽解锁的「布朗德Mle1935型120毫米迫击炮」。
看到安装了双轮炮架的重迫,以及那粗大的炮管和巨大且沉重的炮弹,大佬们纷纷露出了兴奋激动的神情。
跟它比起来,部队现役的81毫米迫击炮简直就像是未成年的童工。
如此评价也并非全无道理,毕竟120毫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81毫米的等比例放大版,二者在设计理念和细节上有不少相同点。
虽然布朗德设计这门炮的初衷,是为团级步兵单位增加一款支援型的武器。
但在华北战场上,120毫米迫击炮的出现妥妥地算是降维打击,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是重炮级别。
毕竟八路军和华北方面军,现阶段的攻坚火力还是以75毫米的身管炮为主。
敌人的确是有105毫米的榴弹炮,不过那可是师团一级才会装备的武器。
更何况鬼子们已经失去了制空权,现在每门炮都是难补充的宝贝疙瘩,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根本不会动用它们。
部队有了120毫米的迫击炮后,八路军团一级的炮兵体系算是初具规模,实力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
迎着大佬们火热的目光,黄河走到迫击炮的后方开始介绍各项基础数据。
“理论上来说,这门炮可以当做81毫米迫击炮的放大版。”
“它的战斗全重只有二百四十九公斤,在行进过程中还可以拆解为三个部分,最重的炮身也不超过九十公斤。”
此话一出,旅长的心中飘过无数种作战的可能性。
九十公斤的重量,对于现阶段的八路军来说绝对可以轻松地带走,很适合需要机动性的平原作战和山地作战。
更何况布朗德120毫米迫击炮还带着橡胶轮胎,靠卡车牵引能达到每小时六十公里的时速。
“它的最大射程有七千五百米,理论射速为每分钟10~12发。炮弹重量十七公斤,杀伤半径为三十四米。”
跟法国原装货比起来,唤醒勇虎系统提供的型号稍做了些改动。它不仅换装了相当先进的观瞄设备,更是增加了五百米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