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后,黄河一行人在警卫排的护送下准备返回督军府。临行前,看着几次欲言又止的老戴,他索性开门见山地说道:
“有事?”
“有事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大家都是一个阵营的同志,我肯定不会藏拙。”
心思被看穿的老戴,居然极其罕见地扭捏起来。他先是一把将黄河拉进甲壳虫内,随后特意用略带北部口音的法语开始解释。
“东南亚-北非这条航线,我们自由法国势在必得,它是租借法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
<divclass="contentadv">“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未来发生在东南亚的一系列战斗,北非军团鞭长莫急无法出力,所以只能依靠越盟。”
“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大问题啊!”
话已至此,黄河几乎秒懂好友话中的深意。
越盟,可以说是由一群知识分子领导底层民众搭起的班子,极度缺乏专业的军事干部。
咱们先不说那些知识分子干部中,充斥着大量机会主义和享乐主义份子。单单是军事方面,就足够让老戴头疼。
自日军发起战争开始到维希投降,越盟的士兵一直处于游击战的状态中,基本上没有接受正规化的军事训练。
这导致在抗击外敌入侵的过程中,他们的表现简直可以用灾难二字来形容。
最麻烦的是,由于常年打败仗,被鬼子和维希追得满丛林跑,越盟内很多基层官兵已经丧失了战斗的勇气。
就连中高层,也弥漫着摆烂的风气。
如此糟糕的情况,何谈东南亚-北非航线?能在围剿下活着就很不容易啦。
搞清问题的本质后,黄河的脑中立马闪过一个解决方案。他拉开车门示意奥波依努上车,随后对随行的警卫排排长说道:
“给副总参谋说一声,我们先去一趟文瀛公园,一会再回总部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