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柱凑到城门楼子下一个晒太阳的大爷,朗声问道:“吃了么您呐?”
大爷看到刘二柱骑着摩托车,也是来了兴趣:“爷们,外地的?”
“哪儿啊,早前调外地去了,刚调回来。”刘二柱笑呵呵道。
听着刘二柱京腔确实贼溜,大爷也就信以为真,笑容更加灿烂:“那恭喜爷们了,外地哪有咱四九城好啊。”
“谢了您呐,抽着?”刘二柱递过去一根中华。
大爷更加高兴,接过烟称赞道:“呵,要说还是咱爷们呢。”
刘二柱给点上烟,这才问道:“您知道这块儿哪有报亭嘛?”
“往前跑两条街,往左一拐弯就瞧见了。”大爷回应道。
刘二柱道谢,骑上摩托走了。
但过了一条街后,他又停下来打听。
不问不行啊,主要是他以前在这里生活过,所以太懂这些老一辈人的操行了。
虽然故意指错路对他没什么好处,但就喜欢给人添堵。
虽然他尽量学着本地口音,但难免被糊弄。
果然,刘二柱这次问了一个半大孩子,用一个苹果,换来的路线是要跑过三条街后,往右拐个弯。
妈的,老东西!
刘二柱不忿,先按照这少年教的,去找到报亭,买了一份四九城地图,又跑回到东直门城楼不远处。
远远的见到那老东西还在,刘二柱随手拽住一个路过的小孩,指着老头问道:“你认识他不?”
“认识啊,我们胡同老炮,二爷。”小孩天真道。
什么狗屁老炮,无非就是年轻时候的小流氓,老了以后仗着辈分大四处装逼祸害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