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次辅闻言心惊,不由怒道:“难道边关的将士,还敢为沈家造反不成?若真是这样,那沈家简直其心可诛!”
沈家坐镇边关几十年,军望再高,也是大燕臣子。
他们率领的部下将士都是大燕的士兵,理应只效忠朝廷和皇帝,若因为沈家之事便产生怨言,只能说明那些将士对朝廷不忠。
这自然是沈家作为将帅的罪责。
宣明帝眼神越发晦沉,对于沈家在边关招揽人心,使得边关百姓只知武安侯、不知朝廷为何物的现象,他也早有耳闻。
武将手握兵权,本就易遭忌惮,再加上沈家代代积累的威望和人心……
实在是,不可小觑!
定远侯大怒,厉声道:“张庭和,这种没根没据的话,你也敢在皇上面前胡言?!沈家历代忠心为国,边军将士自然仰慕,若得知沈家有冤,他们自然想为沈家讨个公道,此乃人之常情,你休要妄加揣测!”
周老爷子也知道这问题的严重性,拱手道:“皇上,不止是边关将士和百姓,便是在京城里,也有不少百姓替沈家喊冤,这只能证明沈家忠烈,人心所向。皇上在决策沈家之事时,也当考虑民心。”
“正所谓民心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并非人力所能操控,还请皇上三思!”
宣明帝的脸色越发阴沉。
周老爷子本意是想说,沈家从来没有收买民心,而是民心自发所向,处置起来更要谨慎。
但听在宣明帝耳中,这话却是在强调沈家的民心和威望。
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到了宣明帝这里,却连给沈家定个案都困难重重,朝廷,民间,军中,都有阻力。
这岂不意味着,他这个皇帝连处置臣子的权利都没有?沈家的威望和民心,竟比皇帝,比朝廷的威严更高了?
宣明帝心里极为不快,看着跪地请求的定远侯、周洪涛,又看向沈玥。
他眼神晦沉,带着一丝锐利,“沈玥,你当真想去边关,亲自调查真相?”
沈玥坚定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