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自谦啦,本官已经得知,多亏了有罗放你在,才能稳定城外流民秩序,使得百姓有房舍可住。”

    “哦,对了,听说你手下还有个姓薛的小子,年纪不大,本领却是不小,这主意便是他出的?能帮助朝廷安置流民,真是大功一件,本官记在心里了。”

    罗放也不敢再坚持自己所请,赶紧让薛承乾站出来给大人看看。

    薛承乾的心里却满是不屑。

    “帮助”朝廷安置流民?

    自大量流民沦落到望江城外,所谓的“朝廷”都做过什么安置之事?

    莫说打开城门,便是连望江城内的粮食都不见半粒!御寒的棉衣也没有半件!

    他们不但完全任由城外流民自生自灭,甚至还把他们视如贼寇,生怕他们引着北蛮人直接打到望江城来。

    薛承乾当着众人的面儿,不好直接反驳,只能谦虚几句后,说一些“实在话”。

    “小人不过是耍些小聪明,当不得大人之赞。”

    “不过要安置城外流民,靠着这些房舍肯定不行,还是得依靠朝廷啊。”

    “希望城守大人能体恤民情,发些粮食与棉衣,以助大家御冬。”

    薛承乾自觉他所说的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望江城虽非边寨,但绝对称得上北境重镇,更是支持北境边关的粮运中枢。

    朝廷多少年来,在此处积累无数,便是粮仓的缝里扫出些来,也够城外流民吃上好一阵子了。

    卢啸远却是淡淡地把视线转到罗放身上。

    “罗放,你觉得如何?”

    罗放对于自己参军之时,于边关之败一直心中耿耿,多少也觉得北境这么多的流民,自己等边军是应该担些责任的。

    他坦然回道:“小人觉得薛承乾之言甚是合适,城外流民也是朝廷的百姓,现在北蛮敌情不明,大家有家不敢归,朝廷确实应该好好安置。”